01 | 导论:回归本质做产品

欢迎来到我的产品实战课,我是李想。

这一讲是课程的导论,在展开讲理想汽车的具体经验之前,我想先跟你讲一讲我们做产品的基本方法论。

你可能也知道,汽车是这个世界上最大件、最复杂的大众消费品。而智能电动车,因为智能化和电动化,复杂度又上了一个数量级。

2015年,我带领理想汽车开始造车的时候,团队是全新的团队,没人知道智能电动车应该怎么做,整个行业又是一片空白,很快就涌进了上百个新玩家,竞争异常激烈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应该怎么去做产品?

现在,理想汽车已经有4款产品,团队也已经超过两万人。站在今天的角度去回顾和总结,帮助我们走到现在的产品方法论,只有特别简单的两条:

第一条,关注用户价值,超越用户需求;

第二条,把组织也当产品来做,用组织的成长来支撑产品的成长。

就是这么简单的两条。所谓大道至简,越是复杂的事情,方法论反而不能复杂,而是需要足够简单,否则,目标就容易在复杂的细节中丢失,团队就不容易协同。

那这两条简单的方法论,是怎么作为总纲领来指导我们造车的?下面,我就来展开讲一讲。

关注用户价值,超越用户需求

先来讲第一条方法论,关注用户价值,超越用户需求。

产品肯定是要满足用户的需求,这是所有人做产品的基本出发点。

但是,在各行各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,这还不够,还得向前一步,超越用户的需求。智能电动车赛道上尤其是这样。为什么这么讲?有两个原因:

首先,智能电动车是一个超级热门、新技术又密集的新赛道。这你肯定也有感受,这个行业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流行概念。用户的真实需求,特别容易被这些概念遮蔽。

比如,2015年,国内的智能电动车创业开始集中涌现的时候,大家对车讨论最多的,还是百公里加速这样的技术指标。那个时候,市场上没有卖得好的增程电动车,没有六座SUV,也不会有任何调研告诉你,用户需要这些。

其次,智能电动车又是耐用消费品,一辆车买回去,用户至少要用五六年。如果我们只满足用户眼前的功能需求,就很容易过时,被后边的新产品超越。

那怎么超越用户需求?

没有特殊的方法,实事求是地讲,就是回归本质,认认真真回答两个最基本的问题:

我们的用户到底是谁?

我们为用户创造的价值到底是什么?

这是两个最基本的问题,也是最重要的问题。因为如果连用户是谁都没有定义清楚,怎么可能超越用户的需求?

其实,这个道理每个做产品的人都知道。但在执行过程中,真正能做到的人,却很少。因为我们得跟人性的贪婪作斗争。

在创办理想汽车之前,我也有过一些投资经历,看过不少创业公司。我看到,很多创业公司的产品之所以失败**,其实都不是因为产品功能没做好、质量不够好,而是因为一开始就太贪心,既想服务A人群,又想服务B人群,还想服务C人群。**结果是,每个人群的需求都只覆盖了一部分,但哪个人群都没有完全满足,更别提超越他们的需求了。

在这一点上,理想汽车可以说是比较幸运的,我们从一开始,就坚定地选择了只服务家庭用户。甚至我们会讨论什么样的用户算家庭用户,比如一对新婚夫妻、没有孩子,算不算?或者夫妻俩没有孩子但养着一条狗,算不算?

因为目标用户足够清晰,我们就能围绕着用户,做更深的研究洞察,我们才能设计出六座SUV这样的创新性功能,才能超越用户需求。关于这一点,我在后面市场选择、品牌定位、体验设计和用户研究这四讲,会展开来讲。

好,目标用户确定了,这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,用户到底是谁。但做产品还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,只满足用户表面上的需求,把这个当做用户价值。

就比如,手机普及之前,很多有绳电话的用户会提意见说,希望电话绳加长一些,因为他们打电话的时候,喜欢到处走。

但是,今天我们都知道,如果电话公司真去加长电话绳,就算加到10米,用户最后也会抛弃你,而去选择购买手机。因为用户真正的需求,不是更长的电话绳,而是打电话的时候可以自由走动,不受空间限制。手机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。

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?真正的用户价值,一定是帮助用户解决了某个问题,或者完成了某项任务,而不是仅仅提供了某个简单的功能。

但很多产品经理,特别容易把用户提出的方案,也当成他们的需求。这也是每个产品人都知道的那个经典理论,用户需要的不是钻头,那是他们自己的方案,他需要的其实是墙上的那个洞,甚至是他想挂上去的那幅画。

所以,在理想汽车,**我们会顺着用户提出来的方案,去找他内心更底层的动机成因,从而创造性地去满足用户最底层的需求。**在后面的课程中,我也会跟你分享,我们是怎么通过超越用户需求、关注用户价值,来设计出增程电动、六座 SUV 等创新性产品功能的。

打造组织产品:对抗惰性、惯性和无知

好,这是第一条方法论,再来跟你讲理想汽车打造产品的第二条方法论,把组织也当产品来做,用组织的成长来支撑产品的成长。

为什么这么说?如果是其他相对简单的产品,或许依靠一两个人就能做成,但是智能电动车这样复杂的产品,不存在一两个英雄单打独斗的可能性。更何况,智能电动车已经像智能手机一样,需要不停地升级迭代,这就需要持续成长的组织来支撑。

那怎么打造这样的组织?

在理想汽车,我们有三个立足点,分别是对抗惰性、对抗惯性和对抗无知。

首先来看对抗惰性。

不管是做什么事儿,克服惰性,才会有基础的效率,做产品的当然也不例外。根据我的经验,产品要保证60分,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技巧,产品定义的每一步做扎实,用户需求验证的每一步做到位,该做的复盘、该做的迭代一步也不跳过去,就绝对可以保证合格线。

那怎么让团队能够克服惰性呢?个人层面靠好的工作习惯,组织层面靠流程。这两个专门的课题,后面团队标准和流程两讲中,我会专门跟你来讲。

再来看对抗惯性。

惯性我们一点也不陌生,不管你工作年限长还是短,平时开会、讨论问题,你一定会经常听到这样两句话:“大家都是这么干的”“过去一直都是这么干的”。

但做产品,最怕的就是这两句话。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超越用户的需求,那就必须打破惯性。怎么打破?

我的办法是,多思考“必要性”。也就是说,过去怎么干、别人怎么干不重要,唯一重要的是,要想超越用户的需求,什么事儿是必须干的。

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思维切换,但是对于从0到1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,以及从1到10规划产品成长的节奏,都至关重要。这些我在后面讲产品节奏规划的时候,也会详细再讲。

最后再来看对抗无知。

什么是无知?这里我想说的是,当我们向前探索产品的新可能,进入“无人区”时,会遇到的挑战。这个时候,最大的难点在于,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。

怎么突破这种无知?

方法其实有很多,比如有必要借助一下“它山之石”,拓展学习的范围,不把视野局限在汽车行业。产品在这个行业进入了“无人区”,可能没有同行的经验可以参考,但并不代表没有其他行业公司的经验可以学习。

就比如,在智能化方面、在用户体验方面,华为和苹果,比我们走得更远、走得更快,他们就可以成为我们认真学习的对象。

再比如,**在组织内部,建立一种积极反思的氛围。**在理想汽车,有一点我还是挺自豪的,就是这些年下来,团队内部有一种时常相互挑战的氛围。我们的同事也经常会站在外部视角,来给自己的产品“挑刺”,这就能避免我们自己成为自己的限制,井底之蛙,王婆卖瓜。

这些方法,在后面的课程,我也会详细讲到,我们是怎么建立成长的氛围,对抗这种无知的。

课程地图

以上就是过去这些年,我带领理想汽车做产品的两条基本方法论,也可以说,是贯穿我们这门课程的两条主线。

那接下来,我就给你讲一讲,沿着这两条线索,接下来的课程咱们怎么学习。

在课程的第一模块,我会先带你解决产品的顶层设计。对于一个创业者,一个CEO,或者产品负责人来说,这是我们要做好产品的第一步。

其中定位、品牌、产品标准这三讲,就是在解决产品战略问题;而文化、团队标准两讲,是组织战略问题。产品和组织两个方面都做好顶层设计,团队才能把劲儿往一处使,都把功夫花在做好产品上。

接下来的第二模块,重点是产品的落地,我会跟你详细分享,理想汽车怎么从0到1打造出来第一款爆品,理想ONE。相对第一模块,这个模块讲的是具体战术,主要包括几个问题:用户需求分析、用户体验打造、技术路线选择、产品定价。

有了第一个爆款产品之后,第三模块,我们的重点又会回到组织,来看看怎么延续一款产品上的成功,从单一爆品,到多个爆品。实际上,这就是在看,怎么让成功经验,变成组织的能力。

在这个模块,我会重点跟你讲,从1到10的阶段,目标应该怎么定,节奏应该怎么安排,组织流程应该怎么优化,以及最后一个环节,怎么完成产品商业化闭环,也就是把产品卖出去的两个关键动作,门店管理和利润控制。

最后,我会跟你分享,如果我们能从10走向100甚至更多,我们是怎么构建“成长”这个核心驱动力的。

小结

好,这就是这门课程的学习地图。小结一下,这一讲,我们主要讲了理想汽车做产品的两个基本方法论:

一个是,聚焦用户价值,从而超越用户需求,打造出真正有产品力的产品;

第二个是,把组织也当作产品来打造,然后用组织的成长来支撑产品的成长。

理想汽车打造产品的经验,其实都是围绕这两点去展开的。从下一讲开始,我就从定位开始,详细跟你分享我们的经验。

02 | 定位:怎样找准产品的用户群?

上一讲,咱们讲了整个课程的学习地图,从这一讲开始,咱们就来具体说说,理想是怎么打造产品的。

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,做产品头等重要的是什么?我猜很多人都会提到,找对用户,找准细分市场定位。

这一点似乎也是商业常识,但实际操作的时候,真正能做到的人,其实很少。

为什么?因为在规划产品定位的时候,我们特别容易有一种惯性,就是总想找一个更加大众的“市场定位”,让用户群更大一点。

但结果往往是,更大众的“市场定位”,没有带来更多销量,反而让产品淹没在大量竞品中。

那怎么避免这种状况呢?这一讲,我就来跟你分享理想汽车的经验。

寻找差异化定位

2015年,理想汽车刚成立的时候,我们就非常清楚,在造车这个领域,理想汽车是个后来者。我们必须要同时跟两类车企竞争。

首先是传统车企。电动车刚出现的时候,传统燃油车依然非常强势。各类车型、各个价格段,传统车企都有对应的主力产品。

其次,即便是缩小到智能电动车这个新领域,也有不少成熟的先行者,比如特斯拉、比亚迪。而且,差不多同一时期,蔚来、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都相继成立,市场竞争非常激烈。

所以,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差异化的定位,不能是什么类型的车卖得最好,就做什么,那根本没有胜算。

那怎么找到这个差异化的定位呢?

有一个方法是,**换个角度来重新看待市场。**什么意思?我跟你说说我们当时的思路。

传统汽车市场细分的做法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:

有按价格分的,差不多10万一个台阶,10万级别,20万级别,30万级别等;也有按照车型来分的,有轿车,SUV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越野车,还有MPV,也就是商务车。

还有的汽车品牌会给用户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,比如,“专为现代精英打造”,但是我们设想一下,就算我觉得自己是现代精英,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买这种车?很多人并不想被标签化。

在为理想汽车寻找定位的时候,我们考虑,价格这个维度肯定绕不开,有多少钱办多少事,这是最硬的划分标准。但只有这一个维度一定是不够的,因为你不能跟竞争对手卷价格。那还能增加什么维度,能让我们从单一指标中跳出来,更值得认真思考。

我们想来想去,有一个维度,之前一直没人提,那就是用户的人生阶段。一个人从开始工作,到成家立业,再到生儿育女,赡养老人,不同的人生阶段,需要车来帮助他完成的任务,其实是不一样的。

比如,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,他买车一般是通勤代步,10万左右的紧凑型轿车,就能满足他的需求;而等到他成家立业之后,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,需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,需要一家人一起出行,就需要换大尺寸的车;再有,如果他事业有成,经常需要在商务场合用车,需求又不一样。

于是,**以价格作为纵轴,人生阶段作为横轴,我们就找到了一个做汽车市场细分的新方法。**然后再把市面上有的车盘一遍,我们发现,专门服务家庭,尤其是“有孩子的家庭”这个定位,之前一直没人旗帜鲜明地提过。那我们率先出来做,就能让大家很清晰地记住理想汽车。

所以,如果你的产品也在寻找一个细分市场,在价格这些硬指标之外,你也可以想想,**在用户不同的人生阶段中,你的产品,可以帮助他完成什么任务。**或许,你可以发现新的思路。

高速增长的市场

不过,找到差异化定位还是不够,这个定位还必须对应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,作为一个行业的后来者,我们不可能在一个负增长的市场中取得成功。这个道理,也显而易见。

刚开始我们提出要做家庭车的时候,不少人都会说,这个市场太小了,未来的增长前景有限。

真的是这样吗?这其实需要我们转变看问题的视角。

从目前的规模上来讲,15万以下的通勤代步车卖得最多,市场空间看起来是最大的,很多新造车企业,都会切入这个市场。

但是,这个市场有两个问题:

第一,太多车企涌入,也就代表着竞争异常激烈,同质化严重,新车企想要跑出来也就更难。

第二,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,就是这个市场其实在逐渐萎缩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,15万以下的车,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轻人在买。但是目前的购车环境,对他们来言,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。

比如停车位,公司里的停车位,一般都是优先给更资深的员工、高管。年轻人要开车通勤,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。

还有,在北京、上海这样的限牌城市,年轻人获得牌照也更难。所以,对于他们来讲,出行最好的选择,其实是网约车或者共享。

但是,当这些年轻人再长大一点,成了家,尤其有了孩子以后,情况就变了,买车就成了刚需。因为,无论你是早上去送孩子上学,还是晚上接孩子放学,都是用车出行的高峰期,是网约车打车最难的时候。

还有周末,我们想带着一家老小到周边出去玩,这也是网约车所不能提供的。再还有,你想想,孩子半夜两三点生病了,打车也打不到,父母该多着急。所以,这个时候,自家有车,当然就是更好的选择。

而且你还要注意到,这个时候买车,家庭能拿出、会拿出的预算也更多,不会买15万以下的紧凑车型,而是直接买20万以上,甚至30万以上的车。这里面中大型的SUV,又因为空间大、配置丰富会成为首选。

这就是我们第一款理想ONE选择做中大型SUV的主要原因。

当然了,当时我们也看到,中大型SUV的市场,国内车企涉足的还比较少,竞争没有那么激烈,这也让我们选择这个市场更有信心。

从理想汽车跳出来看,如果你也在做产品,我能给你的建议是,在判断市场空间的时候,不要只看细分市场的规模,更要看到趋势的变化,优先去找正在上升的细分市场,远比找到眼前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更加重要。

需求没有被满足

好,选到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之后,是不是就直接开始做车呢?还不行。还必须考虑一个要素,那就是在这个市场上,用户的需求有没有被充分满足。如果竞争对手的产品,已经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,那你再来做,还是会陷入苦战。

对于理想汽车而言,我们需要考虑,家庭用户的需求,现有产品是不是已经很好地满足了?这就需要考验我们对用户需求的判断能力,也可以说是做好产品的核心能力。

我们分析发现,中大型SUV,虽然是很多家庭用户在买,但过去的大多数中大型SUV,车内的很多功能,并不是为家庭用户考虑的。

传统车企在造车的时候,更多地关注两类人的需求,一类是前排的驾驶员,一类是坐在第二排的老板。其他位置上的人,他们的体验,似乎不那么重要。

但是,我们切换到家庭用车的场景,车上的每个人,都是我们最重要的家人,每个人都是平等的,所以,给家庭用的车,就得尽可能满足每个位置、每个家庭成员的需求。这里面其实就一下出现了非常多的产品创新空间。

举个例子,座椅。尤其在二胎政策放开以后,家庭用户经常会出现三代同堂的六个人,也就是两个大人、两个孩子、两个老人一起出行的场景。所以,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家庭通常会选择有三排座椅的SUV。

但是在理想ONE出来之前,家庭用户去买三排座椅的SUV,买到的通常是7座车。7座车,听起来还多出一个人的富余空间,是非常划算的。但实际上,第三排的座位,老人或者孩子要坐进去的时候,需要把第二排的座椅放倒,非常不方便。而且,第三排空间非常狭窄,腿都伸不开,乘坐的体验特别不好。

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6座对于家庭用户来讲,就是一个更优的选择。第二排少了一个座位,中间留出通道,方便第三排进出,同时第三排的人还可以把腿伸到第二排的通道里,舒适度也更高了。

尤其是孩子坐在第三排,前面没有遮挡,视野也更加宽敞。所以,理想ONE就在中大型SUV中,首次选择了6座的解决方案。我在文稿区,给你放了一张示意图,感兴趣的话,你可以点开文稿查看。最近两年,6座SUV已经慢慢成了一种趋势,这其实也印证了我们当时的判断。

六座的理想ONE

再比如,我们发现,当家庭出行的时候,夫妻俩经常因为听什么音乐、走哪条路线而争吵,那车上如果有多块屏幕,女主人和孩子可以看电影、追剧,那车里的每个人都会有很好的体验。

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家庭成员中,每个人对于车的需求都不尽相同,但作为传统汽车,为他们单独设计的功能少之又少,那我们理想汽车,就有非常充分的发挥空间,我们能抓住的机会也就更大。

也就是说,从差异化定位、赛道的增长空间和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三个维度,家庭车这个细分定位,其实大有可为。

小结

好,做产品怎么找准市场定位,我就讲完了。稍微总结一下:

第一,找市场定位,首先是一个差异化的问题。如果你是后来者,不要轻易去抢占别人占领的定位,后来者追赶先行者,会非常费力。

第二,除了差异化的定位,你还需要看市场空间。在市场空间方面,不要光看存量规模,更要看变化趋势,当存量市场布满了竞争者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率先选择那些还没有很大,但正在高速增长的市场。

第三,找到差异化定位,找到了增长的市场,还需要看机会。所谓机会,就是用户的需求,现有的产品还没有充分满足,仍然有产品创新的空间。那样,才有我们发挥的空间。

好,明确了市场定位之后,我们还需要定义清楚品牌,这样才能让用户清楚地知道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,下一讲,我就跟你分享一下,我们是怎么把这个定位体现在品牌上的。

03 | 品牌:怎样和用户建立产品共识?

上一讲,我们讲了做产品的第一个问题,找定位。这一讲,我们再来看定位落地的载体,品牌。

为什么讲完定位不直接讲产品,而是要先讲品牌?请注意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顺序问题。

很多产品人,包括我自己,都对品牌可能会有一些误解,认为品牌就是名声,只是好产品的结果。

但最近几年,我对品牌有了不一样的理解。我意识到,品牌本身,其实是我们跟用户建立的一种共识,这种共识主要围绕三个问题:我们是谁,我们为哪些人服务,我们能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。

听起来好像很简单,但这个共识,是在做产品之前就必须先想清楚、说明白的问题,对理想汽车来说尤其如此。

我们做的是一个全新的事情,资源有限,出牌的机会只有一次,如果没有这个共识,很可能会走错方向,而对于一家年轻的汽车企业,犯错的代价往往是非常惨重的。

那具体应该怎么做,才能用品牌跟用户建立起共识呢?这一讲,我想用我在汽车之家和在理想汽车的两个案例,跟你分享我在品牌方面的一些思考。

品牌三问

关于品牌的理论有很多,但是我觉得,从根本上来讲,品牌其实就回答前面我所提到的三个关键问题:

我们是谁?我们为哪些服务?我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?

这三个问题,听起来非常寻常,但遗憾的是,很多人在做产品的时候,大多会兴奋于自己有一个好的创意,就开始干了。这三个元问题,反而没有思考清楚,结果在干的过程中,越干越纠结。反过来,如果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,不管是创业还是做产品,遇到关键的决策,思路都会更加清晰。

我先跟你讲讲我做汽车之家的案例。

2005年,我创办了汽车之家,一个汽车信息网站。这个网站如果是你来干,你会怎么干?有的人可能会想,我会做信息最全面的汽车网站,或者我提供最新潮的汽车信息。

但如果当时我们这么做,可能早就死了。首先,市面上已经有不少早于我们的汽车垂直网站了,作为后来者,我们没有胜算。但更重要的是,“全面”和“新潮”到底是在为谁服务,我们是很难定义清楚的。

那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?我们的破局之道,依然是回到原点,先想清楚品牌三问:

**第一问,**我们是谁?这很好回答,汽车之家是一个汽车信息网站。

那**第二个问题,**我们服务谁呢?这个问题,我们当时讨论了很多,比如,要不要服务汽车发烧友和汽车爱好者。到最后,我们决定服务的人群,是汽车消费者,也就是买车和打算买车的人。不买车的人我们一律不服务。为什么?

在2005年的时候,互联网上关于汽车的信息服务,大多是面向汽车发烧友的。因为大家默认,这类人对汽车的相关信息更感兴趣,但这只是存量市场的态势。汽车信息服务的增量在哪里?你会发现,除了汽车发烧友,还有好多拿着一大笔资金想要买车的消费者在浏览汽车网站。他们经常一个网页来回看好多遍,却找不到更多可以帮助他做购车决策的信息。

而且,在2005年的时候,这类的普通消费者,其实是在高速增长的。于是,我们就选择只为汽车消费者服务。

圈定目标用户之后,第三个问题就比较好回答了。我们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价值?就是帮助他们看车、买车、用车,我们直接把这三个放在了汽车之家的slogan里,汽车消费者一看到就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,这也帮助汽车之家很快成为当时流量增长最快的汽车网站。

现在回过头来看,清楚回答这三个问题,是我们当时最重要的选择。这三个问题的答案,立马把我们跟其他汽车网站区分了出来。

如果你早年经常浏览汽车网站,你会发现,在很多网站,你能看到大量的美女模特、拉力赛、F1赛事这些内容。而在汽车之家,你看到的,只有不同车的性能、价格对比,选车的技巧,论坛,新车评测等等。

那想象一下,如果你想要买车,你是不是会优先选择汽车之家来获取信息?一定会。相应的,汽车之家有了精准的想买车的用户,汽车品牌当然也就更愿意来跟我们进行合作。所以,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在汽车网站竞争最激烈的时候,汽车之家还能够吃掉超过90%的行业利润。

怎么回答并验证品牌三问?

好,这是当时汽车之家的经验,那回到理想汽车,我们又是怎么回答品牌三问的呢?我先说答案。

我们是谁?我们是一家智能电动车品牌。

我们服务谁?我们服务的是家庭用户。

我们为这些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?答案是,创造移动的家,创造幸福的家。

这三个答案,也帮助我们从一开始,就能迅速被用户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识别出来。直到现在,这也是指导我们打造产品的最高纲领。那这三个问题的答案,我们是怎么思考出来的呢?

这里,我也跟你分享几个我们自己的经验。

第一个经验,在回答我们是谁的时候,不要光考虑,我们想成为谁,也要考虑,我们擅长什么,也就是自己的竞争优势。

比如,做理想汽车之前,我做过汽车之家,也做过IT网站,对汽车行业和科技行业,我都是比较了解的。

而且,我自己又是几个孩子的爸爸,一家老小一起出行的场景,我非常熟悉,对家庭用户用车的需求能够更加感同身受。而且不光是我,理想汽车创始团队的几位成员,家里平均有三个孩子,我们都是自己产品的用户,这是我们团队做家庭车的隐藏优势。

当然,你可能会质疑,做好一个产品,就必须是这个产品的用户吗?可能不一定。但从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讲,至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。

**第二个经验,在回答为谁服务的时候,你可以结合我们上一讲定位的思路,逐渐聚焦。**我总结了一个问题清单,或许可以帮你想得更清楚:

第一个问题,谁才是这个产品真正的使用人群?

第二个问题,这是不是一个高速增长的用户群?

第三个问题,这个用户群,有没有购买力和购买意愿?

第四个问题,这个用户群,我们能不能触达到?

综合这些维度,我们才能想清楚,我们到底为谁服务。

每个问题的答案,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。比如理想汽车的车里,有一个可以随时唤醒的语音助手,团队想要优化体验,推出一个“小主人”模式,也就是给孩子们提供独特的语音助手服务。那么,这个“小主人”模式的目标用户群应该是谁?是家长还是孩子?答案不同,做法就会完全不一样。

第三个经验,在回答提供什么价值的时候,我有一点要特别提醒你,就是最后提炼的答案,要简单直接,不能存在歧义。

这一点非常重要。还是跟你分享一下我在汽车之家的案例。

2008年,我们合并了一家汽车网站,叫车168。但合并完后我们发现,两家公司的员工数量虽然差不多,但效率差了接近十倍。

当时,我就问车168的同事们:“车168这家公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?”他们的回答很一致:要做最有影响力的汽车网站。这么看,品牌的共识是不是很统一?但当我问出第二个问题,收到的答案就变得五花八门。

我的第二个问题是:“最有影响力,具体是指什么?”有的人说我们要变得更加专业,有的人说我们要在汽车厂商那里最有号召力,还有的人说,我们要获得最高的用户评价。

你看,如果团队每一个人对目标的理解完全不一样,那日常工作中,又怎么去执行这个目标呢?再进一步讲,又怎么让用户也认识并认同你的这个目标呢?

所以,在回答品牌这三个问题的时候,答案一定要清晰,没有歧义。

那怎么验证是不是清晰呢?我的方法也比较简单,就是当你把你对品牌的描述,说给10个人听的时候,大家脑子里的想象是一致的,就说明这是一个清晰的定义。

怎么跟用户达成共识?

不过,自己定义清楚了还不够,更重要的是,得跟用户达成共识。你不能只自己觉得在服务家庭用户,但用户并不这么觉得。所以,品牌三问,不能仅仅停留在团队共识和产品的slogan上,还要在产品设计和在接触用户的过程中,让用户感知到。

比如在产品功能的选择上,很多车企都会认为,我们的车,家庭出行也可以开啊。“也可以”就是不彻底,就意味着还有一些功能,是给其他用户准备的,还有进一步聚焦的空间。

不仅如此,在宣传动作上,我们也会注意这一点。比如,在很多汽车宣传视频里,通常都会采用驾驶员的视角,也就是从主驾往前看,体现驾驶的快感,但是理想汽车的宣传视频,会从第二排、第三排的女主人或孩子的视角出发,用户一看就知道,这辆车是在为全家人服务的。

你看,这就是品牌形成的过程。从你想清楚“品牌三问”,到跟用户达成共识,品牌的作用就已经发生了,而不是产品市场份额超过某个数值,才算有品牌。

小结

好,关于品牌定义,我们就讲到这。总结一下,这一讲咱们主要讲了,怎么通过回答品牌三问,跟用户达成关于产品的共识。具体来讲,我想提醒你注意以下几点:

**第一,**品牌不是名声,而是回答你的产品到底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。所以,在产品动工之前,就得想清楚品牌。

**第二,**准确定义品牌,要清楚回答三个问题:我们是谁?我们为谁服务?我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?

**第三,**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时候,要考虑几个维度:你面向的是不是高速成长的用户群,自己干有没有竞争优势,你的答案是不是清晰可识别,团队和用户对品牌的想象是否是一致的。

**第四,**自己定义清楚品牌之后还不够,你还需要在产品设计和在用户触达的过程中,让用户感知到,这样才能够跟用户真正达成共识。

好,这就是怎么通过定义品牌,在产品上对外跟用户达成共识,下一讲,咱们来说说,怎么对内跟团队达成共识。

04 | 文化:怎样确保内部的统一?

欢迎来到我的产品实战课,我是李想。

上一讲,我们讲了怎样定义清楚品牌。到了产品的具体推进中,我们会发现,仍然是困难重重。为什么这么说?

智能电动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。在理想汽车,有来自于通用、大众这些传统汽车企业的工程师,也有来自于小米、华为的产品经理,还有来自于阿里、百度的人工智能专家,还有宜家、星巴克这样的零售人才体系。这也就意味着,每个人在加入这家企业的时候,都有自身行业的一套成熟的认知和方法论。

所以,早期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情况是,一个问题讨论来讨论去,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,但追溯原因,团队连某个词语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,更不用说讨论出共识了。

长此以往,结果就是,团队很努力,但都在不同的方向上使劲,只有撕扯,没有前进。

那么,怎样把这些不同领域的人凝聚在一起,高效地协作呢?这个最底层的工具,就是企业文化。

文化这个词,很多人可能觉得有点虚,它也不能拉高你做产品的上限,但在关键时刻,正是文化,决定着你的产品底线。

这一讲,我就从两个方面来分享,理想汽车是如何用文化在内部建立和扩大共识的,**一个是怎么提炼文化,另一个是怎么让所有人相信。**咱们一个一个来说。

文化不是缺什么补什么,而是从团队经验里去提炼

先说提炼文化。请注意,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顺序问题。很多公司在创业初期,会有意识地设置自己的企业文化。有这种意识当然非常好。但我要提醒你的是,文化不是一个任选项,可以让我们自主、自由地选择,文化其实是从你的组织行为里逐渐成长出来的。

简单来说,文化不是缺什么补什么,你也做不到缺什么就去补什么。一种基因,如果组织里本来就没有,很难通过墙上贴一个标语,或者开一场培训会,就有了这个基因。

真正的文化,是提取出团队过往经历中,那些曾经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东西,放大它,强化它,让它们支撑我们走向下一阶段的成功。

所以,我特别建议,不要在组建团队初期,就花费功夫思考怎么去构建文化,而是等团队经历过两三年之后,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显现之后,再来提炼和强化。当这些东西逐渐沉淀下来之后,就是你的企业文化。

好,那提炼文化的时候,怎么找出共性的基因呢?

我是在汽车之家的时候,第一次有了提炼文化的成功经验。

2005年,我创办汽车之家时,只有24岁,虽然前面已经有过一次创业经历,但那次创业并不算成功,我们一直被死死地压在行业第三的位置上。到了第二次创业,也就是汽车之家,我的注意力也全部放在怎么做好产品上,几乎没有想过,企业文化可以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帮助。

早期,汽车之家的产品做得确实也不错,用户增长非常快。2007年,汽车之家后来的CEO秦致加入时,我们当时已经把产品库做到行业第一,论坛做到第二,资讯做到第三。

秦致有在麦肯锡工作的经验,他早年担任COO的265网站,还曾经被谷歌成功收购,相比我们当时那个年轻的团队,秦致对企业经营有更开阔的视野。

加入汽车之家不久后,秦致向我提出了一个几乎改变汽车之家命运的问题。秦致说,汽车之家不能停留在当下的成绩上,**为了走向下一个里程碑,我们必须讨论出,汽车之家的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?**只有统一了文化,团队才能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。

接下来,我们是怎么做的呢?

我们把汽车之家所有的元老聚到一起,一起讨论一个问题:我们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,做出这种成绩,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?

然后每个人就一条一条在黑板上写,还有,每一条原因必须有对应的真实的案例。

请注意,这一点非常重要,很多团队总结成功经验,都只是抽象出来励志的词汇,但举不出真实的案例。不跟团队真实的案例对照,你提炼的文化,就很难让大家真正地相信。所以,当时我们用的是这么一个完全开放的方式,所有人都往黑板上写。

无一例外,所有人写的第一条都是“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”。

当然,还有很多其它的,比如有一条我印象特别深刻,叫做“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工作”。即便到今天,我想这句话也会让很多人被打动,但这条后来被我们否掉了。原因是,我们的目标是赢,为了赢,可以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工作,只不过,不喜欢的人不会成为我们前进中的核心。

最后,我们就在黑板上把这些想法进行投票,选出了排在最前面的三条,他们分别是:

  1. 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;做正确的事,不做容易的事;先做到60分,再去做100分。

这三条就构成了汽车之家后来的企业文化,或者更准确地说,这也是全员的行为准则。无论做什么事,我们每个人都先在内心主动跟这些行为准则对齐;如果大家对一个事看法、想法不一致,那么,对着这三条行为准则来讨论。按照这个行为模式来工作,你会发现,团队的协作效率会变得出奇的高。

后来,很多离开汽车之家的老同事,回来跟我讲:文化这东西,身在其中的时候感觉不到那么明显,离开它,去了另一家公司之后才发现,很难再适应没有文化的那种状态。

而且,当时在汽车厂商那里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:汽车厂商的大佬坐在一桌,跟来自于不同媒体的记者一起吃饭,他一眼就能识别出来,哪一个人是汽车之家的。所以,文化在背后所产生的作用,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。

今天回过头来看,也正是因为有这三条准则,汽车之家当时才能坚持做到下面这些动作,迅速跟竞争对手拉开差距,这些动作有什么?其实也是三条。

**第一,汽车的图片我们要实拍。**实拍在今天听起来可能已经很寻常了。但在十多年前,整个行业几乎没有人自己去拍汽车图片。通常都是,汽车厂商拍好的图片发给媒体,而且经过非常夸张的PS,然后各家再拿回去直接发。消费者在网上看到的图片,和真实的汽车差异巨大。

但因为我们的价值观的第一条是,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。做正确的事,不做容易的事。所以我们对团队的要求是,信息必须真实。要尽可能的真实,就必须自己去拍真实的图片。

**第二,保证用户能看得懂。**所以,不要跟用户跩那些专业名词,座椅的空间,和车门的布置,不要用多少毫米来衡量,就拿拳头来衡量,拿指头来衡量,拿矿泉水瓶去衡量,这样用户马上就能明白你的意思。

**第三,及时更新,不让用户看那些老的、过时的信息,给用户最新的信息。**注意,是新的信息,不是新潮的信息。过去,一次汽车发布会之后,很多的网站都是过了一周,再把文章和图片发布出来,但汽车之家做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,必须当天发,而且必须发原创的内容、原创的图片才可以。

正是因为这三条,汽车之家的价值,迅速获得了用户的认可。用户只要想看汽车的最新信息,会习惯性地优先选择打开汽车之家。

也因为在汽车之家提炼文化的这些做法,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收益,所以,在理想汽车创立一两年之后,我们也用同样的办法,提炼出了这个新组织的行为准则,分别是:

  1. 始终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;做正确的事,不做容易的事;用协作的方式解决所有问题。

这三条,你也看得出来,前面两条就是从汽车之家继承过来的。

在具体事件上厘清灰度认识

好,当我们提炼出一些行为准则之后,企业文化就有了基本的轮廓。但你会发现,落实到具体的事儿上,还是存在一定的灰度空间。同样的一条准则,每个人还是会有不同的理解。

就拿“始终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”这句话来说,说出来没有人会不认同。但在具体的工作中,怎么就算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了?大家对于这个程度的判断是不一样的。

那怎么办呢?没有别的办法,就是在具体的案例上达成共识。

举个例子。2019年,理想ONE在上市前,我在体验第二排的时候,突然发现,在上下车的时候,有时候会碰到靠车门侧的座椅扶手。如果上下车比较着急,就可能会撞到肋骨。后来我还专门用一个周末的时间,接送了身边的很多朋友,让他们实际坐在第二排,看他们上下车的时候,有没有被扶手碰到。

这一试,我发现,这其实是一个高频的场景,而且普遍都会碰到肋骨。于是我赶紧跟团队说,取消二排靠车门这侧的扶手,改成单排扶手。

马上,我收到团队很多人的坚决反对。

因为当时产品其实已经开完了发布会,也有很多用户交了订金。所以有的同事担心,双扶手本来是当作卖点来说的,如果临时改为单扶手,是货不对版,用户会觉得我们偷工减料。还有同事提方案说:实在不行,在座椅外侧留一个安装孔,变成可以装卸的,如果客户不接受单排扶手,那就再装回去。

理想ONE上市前的双扶手座椅

甚至,我猜当时很多同事心里的想法可能是,咱们早干嘛去了,为什么上市前才发现?或者是,碰一下也没什么大事,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吗?

总之,不同部门的同事,也会因为不同的压力,有不同的想法。

最后,我觉得这不是个对错的问题,所以我提出了两个关键的选择,一个是我们选择用户长期的身体的安全,一个是我们选择解决团队当下面临的压力。这两个,哪一个更重要?

我坚定地选择了前者。同时,借助这个案例,我们还定义了用户价值主张的排序:更安全、更舒适、更便捷。当任何功能和安全产生冲突的时候,我们都会优先保证安全。

我这两个选项的提出,团队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,我们决定,改。

在这个事件之后,作为一个产品经理,作为一个创始人,我还必须要做的一件事,就是把这件事作为一个案例,继续跟团队解释、沟通,什么叫“始终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”。

也就是说,老板能不能“一意孤行”地拍板?可以,但事后一定要讲出出发点和选择的逻辑,让团队理解你的逻辑和标准,这样未来大家的动作才能对齐。类似这样几个案例之后,团队对于哪条准则,具体要做到什么程度,就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共识了。

实际上文化这一讲,跟上一讲品牌是互为表里的。品牌向外,跟用户取得共识;文化向内,跟团队取得共识。无论是品牌还是文化,要真正落实,梳理清楚,都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,还有一步关键动作,就是要天天跟团队讲,甚至是不厌其烦地讲。人都是健忘的,必须时刻提醒大家,这样才能把品牌和文化植入团队的内心。

所以,我们自己整理了一套分享PPT,作为CEO,我就是这套PPT的守护者,来持续追踪和保持对这个PPT的更新,并讲给组织里的每个人听。直到今天,理想汽车已经2万多人了,每周都有不少新员工加入,每周的新员工培训,我还是会跟大家持续地讲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团队文化,不只是挂在墙上的一个标语。

小结

好,到这,怎么形成企业文化,咱们就讲完了。总结一下,这一讲,我们讲了文化是向内达成共识,也就是向内回答,我们是谁,我们创造什么价值,我们以什么样的准则去创造价值。在团队里提炼文化的时候,具体来说,要注意这几点:

第一,不要团队一组建,就强行规定一个文化,而是要沉淀一到三年,有了共性的要素显现之后,再来总结和提炼。

第二,文化不是缺什么补什么,而是提炼团队过去之所以成功的共性要素。很多人总以为下一步成功需要新的能力,实际上,坚持你本来就有的基因,更重要。

第三,文化需要团队共创,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形成共识:这是团队共同要遵守的文化,而不是老板一个人的一厢情愿。

第四,文化的真正落地,在于具体事件上的真实对照。团队永远不会看老板说什么,而是看老板怎么去做。所以,一定要在具体事件上,跟大家反复讨论甚至辩论,厘清概念中的灰度认识,帮助团队建立感性的文化共识。

第五,很多时候,做选择题才能把问题理清楚,理不清楚,很可能是因为你只给了团队一道对错题。对错没有共识,选择才有共识。

好,通过品牌和文化,我们在战略层面就跟用户和团队达成了共识。下一讲,咱们再来看看,开始做产品之后,能让团队对于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,有一个清晰的共识?

05 | 产品标准:怎样定义产品是好是坏?

上一讲,我们确定了团队做事的行为准则。但反映到产品上,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产品标准,来打造产品呢?这一讲,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
前面我们讲到,理想汽车一开始就决定了要做家庭车,但你会发现,光有这个定位,还是太笼统,没法真正动手去干。因为从来没有人以家庭定位,来去设计一款完整的车。做成什么样,才能算一辆好的家庭用车呢?每个人心里的标准,可能都是不一样的。

没有一套共同的标准,团队没法统一共识,就不知道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;产品做出来,也没法去衡量目标有没有达成。那怎么办呢?

根据上一讲讲到的共创方法,我们也讨论出产品标准的三个维度:安全感,价值感和向往感。

从我们的经验来讲,这三个基本维度,分别决定了用户会不会被劝退、会不会买,以及会不会形成好的口碑。

但是落实到执行上,可以怎么在这三个维度上下功夫呢?下面,我就来详细地讲一讲。

安全感

我们先来说第一个,安全感。

大多数时候,我们看一个产品,都容易先看有没有什么亮点,能够吸引用户下单。

但实际上,最应该先去看的,不是吸引用户的亮点,而是直接劝退用户的致命缺点。通常来讲,这个致命缺点,都跟安全感有关。

对于汽车行业来讲,安全感,可以说是生死底线,是木桶最短的那块板,决定了产品的基础销量。过去这些年,你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新闻:某某车企因为刹车或者安全气囊方面的问题,召回多少万辆车。对于汽车厂商来说,这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,还有对品牌的重创。

所以,我们造车的一个底线标准就是,安全感上,要不计成本地投入。

但是,不计成本不能只是表决心,执行层面,怎么实际提升安全感?

这就回到我们在导论中讲到的一个基本方法:突破惯性,从行业惯性里面找空间。

在汽车行业里待了很多年的人,可能会觉得,安全是业内最被强调的维度,到了今天,哪还有多大可以提升的空间?但如果你突破行业惯性去思考,就会发现,空间还是有的。我给你举个例子。

你可能听过汽车安全方面流行多年的一个说法:发生碰撞时,一辆车里,最安全的位置,是驾驶员后面的位置;最不安全的位置,是副驾驶的位置。这话怎么来讲?其实和汽车的安全测试有关系。

在汽车的测试中,有一个比较难的测试,叫25%偏置碰撞。过程你可以大概理解为,汽车以60多公里的时速,用主驾驶那一侧,去撞击墙角。只拿一侧去撞,受力面积非常小,给车体带来的冲击就更大。

为了通过这个测试,行业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,核心就是给主驾驶和副驾驶,做不一样的安全结构,也就是加强主驾侧的安全性。这样,能节省不少的成本,还能给车辆减重,工程上也更容易实现。

当时,我们的安全负责人就来问我,我们是不是也要这样做?我半开玩笑地问他一个问题:你是不是和你爱人的关系不太好?他说,当然不是。我说,最常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就是我们的爱人,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为什么不把副驾驶做得跟主驾驶一样地安全?

实际上,上面的例子中也包含着突破行业惯性的基本方法:做产品的人,要从行业视角,切换到用户视角,把自己放置到真实的使用场景中去,这样,其实你很容易发现,惯性中包含的不合理之处。

就比如,从车企的视角,我们当然可以解释,某个功能的妥协,过去行业一直这么做的,也有成本的考虑,有技术的限制,有各种现实的约束。但是用户不会管这些,也不需要管这些。换作我们自己是用户,我们肯定也是这样想。

所以,打破行业惯性这件事,说难也难,说不难也不难,只是需要多一点点实事求是。

价值感

满足了最基础的安全感需求,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价值感。怎么在同类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,让用户选择你的概率最高,就看价值感。

那做一款产品,到底什么叫价值感?价值感,就是面对你的目标用户群,他们花同样的钱,买到的功能和体验,是不是对自己最好的,而不是汽车厂商自己刷出来的存在感。

比如我们的每一款车,都会提供四轮驱动的配置,但是我们不会把车做到3秒、4秒的百公里每小时加速。因为这对家庭用户是非常不友好的。过高的加速性能,会让车里的其他家庭成员,感到严重的不适。所以我们会把车做到5秒多的加速,确保足够安全的性能,又能保证后排家庭成员乘坐的舒适性。

它还会给我们带来其他的好处,驱动电机的体积更小,三排的乘坐空间更大。电机的成本也会下降,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成本,用在对用户更有价值的功能上去。比如提供一个冰箱,或者为副驾驶提供一个可以追剧的大屏幕。

再举个例子。由于理想L9的空间非常大,所以我们在第二排提供了像环球影城一样的4D震动座椅,配合二排的大屏幕,让家人和孩子在车里就可以享受到4D影院的震撼效果。但是很多其他品牌,看到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功能,也选择了直接照搬。但他们的车,没有第二排的大屏幕,也没有这么大的空间,座椅厚度也不支持,所以他们就只能把更重要的座椅通风取消。表面上,功能学走了,但对用户毫无价值,还放弃了更实用的通风座椅,最后成为了失败的产品。

而理想L9,不仅提供了二排的4D影院,座椅的电动调节,10点按摩,座椅通风,这些对用户体验显著有价值的功能,一个都没少,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用户体验,形成了领先的空间和座椅的价值感。

所以,从我们的经验来讲,提升产品的价值感,没有什么窍门,就是聚焦目标用户群,提供完整的价值体验,绝不要东拼西凑,东施效颦。相信我,哪怕是买四五十万元汽车的用户群体,他们对车的价值感都是非常理性的,他们会关注每一个细节,去真实地体验。

当然了,价值感既然是用户说了算,肯定还需要去确认用户的反馈,既要判断,我们做的东西,到底用户认不认,同时也要为后续的产品迭代做好准备。在这方面,我们最主要的参考是NPS,也就是用户净推荐值。这一点下一讲我还会更详细地来讲。

向往感

讲完了价值感,再来讲向往感。

什么是向往感?向往感就是用户渴望拥有的场景。

其实对于很多产品来说,只需要安全感和价值感就可以了。比如,很多工具型产品,只要它能让用户方便地使用,就已经甩开一大帮竞争对手,并不需要它去体现向往感。

但对一辆汽车来说,向往感就变得非常必要了。因为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,也是非常重要的身份象征。很多人会通过对方开一辆什么样的车,去判断这个人的经济水平、生活方式、社会地位,还有个性。

那做产品的时候,怎么去提升向往感?**核心就在于,要想办法让产品,能够唤起用户心中向往的场景。**或者换个角度来讲,让用户本来向往的场景、画面,嫁接到你的产品中来。

举个例子,我们的几款产品,怎么唤起用户的向往感?核心就是靠很多人调侃的“冰箱、彩电、大沙发”。稍微解释下,彩电是指的我们车内的娱乐大屏,大沙发指的是我们车内带有通风和按摩功能的座椅。

从传统汽车的角度来讲,车的核心功能似乎应该是驾驶。我们为什么要在冰箱、副驾和二排的娱乐屏,以及后排的座椅上,下那么大功夫?看起来像跑题了。

但其实我们之所以这么做,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堆积功能,而是因为,我们非常清楚我们的目标用户群是谁,这些功能,最容易唤起家庭用户对于自家客厅的想象,进而联想到一家人舒舒服服、其乐融融的幸福场面。

再给你举个更典型的例子,最近几年,家庭用户有一个非常向往的场景,就是露营。我们也可以把用户对于露营的向往,嫁接到车里。让大家一看到车,就能唤起原来向往的那个场景和画面。实际上,在露营场景上,可以下功夫的地方其实非常多。像后排座椅可以全部放平的大床模式,就是典型的露营配置,不用多说,肯定要有。但我觉得,还有一个小功能特别值得讲,这个功能就是对外放电。

对外放电这个功能,看起来并不起眼,基本不用动车身的结构。但是你只要告诉用户,这个车可以对外放电,而且还自带发电机,用户马上就会自动脑补出露营的场景。

比如,户外露营,肯定要野炊,生火太不方便了。有了对外放电,不管是电磁炉、电热水壶、咖啡机,还是空气炸锅、电烤盘,就都可以在户外使用起来,体验拉满。除此之外,想在户外用投影仪看个大电影,也都可以轻松实现。

为什么要给你特意讲这个例子呢?一看到向往感这个词,很多人可能会想,是不是会花很多的钱?是不是需要特别高级的技术或者功能?但其实不是,**让用户有向往感,关键还是看,你对用户使用场景的洞察,是不是足够接近本质。**只要你能找到用户向往的到底是什么,解决方案其实可以有很多,贵有贵的玩法,便宜也有便宜的玩法,只要花心思,总能够实现。

小结

最后再来总结一下。我们讲,在正式投入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之前,除了想好产品的定位,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准备,就是要定好产品标准。

产品标准,你可以理解成对产品定位的进一步拆解,也可以说是塑造产品力需要考虑的维度。

作为一款家庭用车,理想汽车选择了三个维度:安全感,价值感和向往感。

安全感是底线,想要提升安全感,就需要不断去突破惯性,不满足于行业通行的标准。

价值感是竞争力的体现,是取舍的艺术,需要我们聚焦核心的用户群,提供完整的价值体验。

向往感是金线,是产品魅力的体现,寻找用户渴望的场景,满足这个场景下的特殊需求,是塑造向往感的关键方法。

这三个维度,在我看来,应该也是一套相对通用的做产品的标准。只要你做的产品,既有功能性,同时能够体现用户的个性或者生活方式,都应该适用。比如说,手机、家电就特别典型。

讲完了产品标准,下一讲,我们来一起看一下,怎么设定团队的标准。

06 | 团队标准:怎样打造高效协同的产品团队?

上一讲,我们讲了好产品应该符合哪些标准。那这一讲,咱们再来看看,要打造符合上面标准的产品,应该怎样选择和培养团队。

团队这件事,我是吃过亏的:在创办泡泡网的时候,一心只盯着产品,想做出好产品,结果就是有一天,团队超过一半的人,都来跟我提离职。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,好的产品,离不开好的团队。

所以,从创立理想汽车开始,我就很注重团队的选择和培养。但说实话,刚成立的时候,公司规模小,前路也不明朗,我们招人其实没有太多的选择和主动权。更重要的是,汽车是一个复杂的产品,又跟人身安全高度相关,我们就不能像汽车之家那样,可以选择从应届生培养开始,只能选择有七到八年甚至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。

但你想想,这么长的工作经验,这些人才大多已经被原来的公司深深地刻画了,我们怎么在有限的选择里,把这些人培养成理想汽车需要的人才呢?更准确地说,怎么把这些天南海北的人才捏合在一起,形成“理想汽车”的团队?

经过摸索,我的方法是三个动作,分别是统一度量衡、嵌入流程、培养成年人。具体什么意思?下面咱们详细来讲。

统一度量衡

先来说第一个动作,统一度量衡,也就是统一语言、统一工具,让团队看待问题的方式保持一致。为什么要先做这一步?

因为刚开始,我们在讨论一个产品功能的时候,大家总是陷于辩论:明明同一个意思,因为过去工作习惯的表达方式不一样,思考方式不一样,争得面红耳赤。

尤其是,当时的汽车圈还有鄙视链,有的人会说,我是一汽的,我们有一个经验;紧跟着有人会说,我们是通用的,我们有一个方法。长此以往,团队自然就会出现裂缝。这样的一群人,没有办法称之为一个团队,更别说,要协同起来,按照同一个标准去打造产品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自己发明了一个工具,叫做产品四步法,也就是在讨论任何产品问题之前,先谈这四步,避免“经验主义”横行:

第一步,问用户:用户是谁?他们的真实需求到底是什么?

第二步,问自己:作为企业,我们自己的诉求到底是什么?

第三步,设定目标:设定出来目标,以及符合目标的具体的规划。

第四步,预估结果:定义目标如何来衡量,根据结果来倒推开展工作。

这四步,听起来很简单,不同公司多多少少也做过一两步。但我们就统一了,讨论任何一个产品功能前,别提以前是怎么干的,过去的经验是什么,在理想汽车,必须先讨论这四个步骤,就避免了同一个意思,因为不同公司的表述方式或者关注优先级不一样,让大家陷入到不必要的争论中去。

也正是这个原因,后来我们又统一了很多的工具,比如目标管理工具OKR,比如用来解决问题的丰田工作法TBP,再比如产品开发流程的工具IPD,等等。

因为统一思想是很难的,在统一思想之前,先在语言上、度量衡上实现统一,团队才能在一个共同世界、共同语境中讨论问题。

但在这里,我有个提醒,要选择工具,不仅要看工具好不好,更关键的是,要看它跟你的团队文化、跟你的团队期待,是不是匹配的。

举个例子,当时我们要选择一个统一的解决问题的工具,这类的工具,最佳实践是有很多的,比如丰田的工作法,比如通用电气推荐的六西格玛管理法,等等。我们没有一言堂,而是请核心团队各自去做工作,把所有的工具列出来,好坏列出来,最后大家一起来投票。

说实话,这些工具,选择哪个都行。这些成功的工具流传这么久,肯定都是非常有效的。但是,这个共创的过程,能够帮助你提炼和巩固团队文化与价值观。

比如,我们当时投票,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丰田工作法。因为丰田工作法强调的,是让每个团队成员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,持续地成长、持续地迭代。

而六西格玛更强调的是精准,追求零缺陷,但是,汽车不可能零缺陷,长期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工作,在这样的工具引导下工作,人会容易产生错觉,就是去掩盖错误。所以从价值观上而言,我们更认同丰田的工作法。

所以你看,工具也是有价值观的,我们在选择工具的时候,也需要根据团队的基因,选择匹配的工具,才能进一步激发团队的互信和互相的认同。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人问我,他们给自己的团队引入了非常多的好的工具,但是坚持不了多久,为什么?在我看来,这就是根本的原因。团队和工具的价值观不匹配,当然坚持不了多久。

嵌入流程

好,统一完度量衡,就保证团队基本能协作了。那接下来,咱们就进一步提高团队的能力和效率。我们当时做的第二个动作,就是嵌入流程。

很多公司在培养团队的时候,都喜欢搞培训,灌输式学习,当然,我们公司也会搞。但在这个基础上,我建议你还要再追加一个动作,把你的标准,把你成熟的最佳实践,嵌入到具体的工作流程中去,让团队可以持续地去执行。时间久了,自然而然就训练出来了真正的能力。

比如在我们公司,前面提到的四步法,其实就代表了我们对产品经理的标准和想象。我们希望,产品经理能真正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去思考问题,通过共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,同时我们也希望,我们的产品经理,能够随时盯紧目标,考虑每一个动作的投入产出比。

但是这些期待,不能只变成要求和口号,天天讲给团队听。而是在工作流程中,逼着他们不停地按照这个方式去做事,去训练,去升级。

所以四步法,后来经过完善,就变成了我们自己一个特有的流程,**PEA(Product Experience Assessment)评审流程,**也就是产品体验管理。

这个流程,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提到。在这里,我想跟你重点强调的是,嵌入流程,僵化执行。僵化到什么程度?

在理想汽车,团队所有工作的起点,都是PEA。无论你是做一个服务,开一个发布会,还是构建一个产品功能,我们在产品上任何一个动作,哪怕小到车载地图上的指北针的样式,甚至是支持团队想要给高管拍一套形象照,也必须提交PEA的评审。

而且,在我们公司,这些流程不允许跳过步骤。有些人觉得自己比较聪明,凭着经验想要直接去干,肯定不行,必须要僵化到执行每一个动作。

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每一个人,都能整齐划一地按照这个标准去思考,一旦允许所谓的“聪明人”去跳过流程,凭着经验去行事,马上,这个工具和流程就会变得形同虚设,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。

培养成年人

好,嵌入流程、僵化执行,就可以确保团队的每一个人的底线,变得越来越高。那接下来,就要进一步激发团队的成长意愿,让团队有意愿去挑战更高的目标,花更多的心力去打磨好的产品。这也是我们的组织使命,“掌控自己的命运,挑战成长的极限”。

但还是那个问题,我们不能让它只是一个口号,怎么真的激发团队挑战更高的目标呢?

我们选择的工具,是一本你肯定知道的书,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。我认为,这是一本被严重低估了的书,它讲的绝对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,更是心智的提升。

你想一想,这七个习惯里,主动积极、以终为始、要事第一,其实讲的是什么呢?讲的就是我们如何能够理解自己,并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。双赢思维、知彼解己、统合综效、不断更新,其实是帮助我们怎么去理解别人,并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,能够扬长避短,能够共同做事。

也就是说,本质上,它其实在教我们,怎么能够做一个能够独立面对问题,能够协作解决问题,且不断更新、不断成长的成年人。

这其实是我们筛选和培养产品经理的重要标准。我一直的看法是,专业技能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,你得先是一个成年人。一个专业技术再好的“巨婴”,也很难跟团队一起打造出好的产品。但一个成年人,是可以自己来定义目标和问题,去不断挑战极限的。

那怎么培养出来这样的成年人呢?

你可以想象,这七个习惯,如果只是培训讲一讲,大部分同事都会觉得全是鸡汤,没什么用。那怎么保证在工作中真正落地?我们的做法简单粗暴,就是纳入考核。

在进行绩效评定的时候,每个人除了评价业绩,还要对高七的实践进行自评和360环评。这样一来,团队对高七的学习,就不会只是听个热闹了,而是会落实到工作的每个行动中去。因为周围的每个同事,都在变成你高七践行成果的观察员。这个威慑力,还是很强的。

我们还有更狠的,在自评和环评的时候,我们要求不能只是打出简单的分数,还必须列举出真实的案例。请注意,强制举出案例,这点很关键。因为打分难免要考虑私人关系,但一旦落实到真实案例上,你会发现,没法笼统评价了,只能实事求是。

而且,就着真实案例,我们就能更具象地理解这七个习惯,未来就能更好地去校准自己的行为。

举个例子,拿我来说,作为CEO,我有没有做到要事第一呢?抽象地想,那我肯定觉得自己做到了。但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要事,但如果让我举例子,什么案例能证明我做到了要事第一呢?我就会开始去思考,作为CEO,我的第一用户到底是谁?

有人会觉得,是消费者,或者是股东,但我觉得,作为理想汽车的CEO,我最重要的用户是我们的员工。因为是员工直接服务用户的,但我只能通过员工才能服务好用户。那员工,就是我的第一用户。

有了这样的一个思考,你再去看我的时间安排:我会把超过80%的时间,安排在和员工相关的工作中。你也会看到,我很少去参加外部的发布会,我也不会跑到一线去做销售,因为服务好员工,这个企业才可以更好地、长远地发展。

有了这个思考结果,我才能举出那些真正符合要事第一的案例。这就是真实案例的用处,让每个人能更具象地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。

除此之外,为了让团队真的践行,我们还有个要求,管理者必须成为高七的讲师,必须定期去做新员工的培训,讲自己对高七的理解。因为中层是上下承接的关键,只有让高七融入中层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中,才能更大化地传播给团队的每一个人。

小结

好,通过统一度量衡、嵌入流程和培养成年人,整个团队成长的闭环就建立了起来。总结一下,这一讲我想跟你强调三点:

第一,要把一群人捏成一个团队,首先要做的是统一度量衡,让团队的每一个人在共同的世界中思考问题。但请注意,工具也是有价值观的,你需要根据你的团队的文化,选择匹配的工具。

第二,真正要让团队依靠工具,在能力上获得提升,还要僵化地去执行。不能自以为自己是聪明的人,就可以跳过某些步骤、某些流程。所以团队标准,要嵌入到工作流程中,让团队没法绕开。

第三,在理想汽车,我们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,是一个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成年人。为了实现这一点,我们借助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套培训体系。

怎么让培训落地呢?激励和考核是最终的指挥棒,所有的期待和要求,都可以纳入考核,在考核的时候,不要只看主观评价打分,关键是,要强制让大家列举出来真实的案例。

好,第一模块,产品的顶层设计问题,到这里我们就讲完了,接下来,咱们就具体看看,怎么从0到1打造产品。

07 | 体验:怎样打造超越用户预期的体验?

上一个模块,我跟你讲了理想汽车的战略选择,其中最重要的是为什么选择家庭车的定位。从这一讲开始,我们进一步来看,怎么根据战略,打造出有产品力的产品。

一考虑产品力,我们马上就会遇到一个问题,那就是:即便我们的定位是明确的,仍然面临很多的选择。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能想到的功能,都塞到车里,也不可能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。

这里最难的,还是车的硬件部分。**硬件受到了空间的严格约束,相当于54张扑克,每想要增加一张,就要减少一张。你每想多增加一个功能,就得去掉一个功能。**到底应该怎么取舍,确保有限的54张牌都能打出去,让用户有超越预期的体验?

这一讲,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,我们过去摸索出来的一些关键经验。

不分大众小众,只看是否高频

一说到做产品的选择,很多人喜欢用一个判断方法,就是区分大众需求还是小众需求:这个是大众需求,要满足;那个是小众需求,所以不满足。

这是上一个时代的区分方式。区分大众还是小众,很难让你做出超越用户预期的产品。

举个例子,短视频现在很流行,但是在短视频出来之前,你说看一个几十秒的短视频,是大众需求还是小众需求呢?肯定是小众需求。

但是,短视频出来之后,因为短,用户观看的时间成本非常低,任何人在碎片时间都可以随时看几条,很快就变成了一个高频的需求。

所以,要想做出好的产品,就不要去区分,需求是大众需求还是小众需求,而是要判断是否是高频。只要是用户高频使用的功能,你在上面下功夫,相对来讲,就更容易给用户带来可感知的体验升级。

我给你举一个例子。对于购买家用SUV的用户来讲,电吸门不是一个大众的需求。所谓电吸门,就是关门的时候,你不需要用力去甩,只需要轻轻推过去,车门就可以自动吸合。一般来讲,这个功能只会配置在百万的豪车上面,被当成豪华车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
但是,我们把这个功能下放给了理想L9,L8,L7,变成标配。我们这么做,并不是给用户提供所谓的豪华感,而是因为关门是一个非常高频的行为,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次。我们把这个功能做出来,用户的体验升级是非常明显的。尤其是对于家庭用户,电吸门还有一个特别好的体验,就是如果孩子在车里睡觉,关门不会吵到孩子。

电吸门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,实际上,我们的产品最主要的一些特点,比如增程电动,比如六座,以及更舒适的底盘,都是根据高频原则筛选出来的。这些功能,几乎每天用户都会用到、体验到,那我们就在这上面多下功夫,给用户更好的体验。

比如我们会特别关注,日常的上下班场景,用户体验有哪些是高频需求。我们发现,不同的路面、不同的路段,使用的铺路材料不同,那么,对乘坐的驾驶体验就会有影响。一天上下班时间不同,不同的光线,不同的日照,对抬头显示和屏幕的视觉体验也都会有影响。我们的注意力,就会放在更多改善这些体验上,而不是为一些大部分人都不会遇到的极端场景,设计一些听起来很酷炫的产品功能。这是我们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方法。

权衡机会

好,这是高频,我们规划产品的一个基本原则,但是高频原则是不是就能帮我们做好产品体验设计呢?实际执行过程中,还远远不够,还得看机会。

为什么这么讲?今天,无论你在哪个领域做产品,都逃不开要跟大量的竞品去竞争。你能看到的高频需求,竞争对手也可以看到。大家都做,就很难做出超越用户体验的产品。所以,看机会就很重要。

什么是机会?产品上的竞争,大家打的都是明牌。所谓机会,就是看哪些需求,竞争对手还没有很好地去满足,或者市场上现有的解决方案,还存在完善的空间。

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,但怎么落实?

我觉得是两个基本的思路:

第一个思路,在理想汽车,我们的产品团队会把产品的每一个价值特性、每一项具体的功能,都拿来跟竞品做对比,确保全面的知己知彼。对标要做到什么程度?我们内部有一个说法,叫细分到原子级的配置。

比如座椅加热这个功能。这几年,很多车都有座椅加热了,笼统地看,看不出差别。那怎么办?就进一步深入:竞品的座椅只能做到底部和背部加热,侧面还是冰凉的,所以我们就加上了侧翼加热,这样才算是有竞争力。

再比如理想L7的第二排,大家都可以做出来比较大的车内空间,但乘坐舒适性,理想L7是遥遥领先的。我们提供了座椅上的超大扶手,靠门侧的扶手,会一直延续到后车体上,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家庭出行的场景,后排的家庭成员都是两个手臂,以最舒适的方式,搭在一个270度环绕的扶手上,舒适地睡觉,就像在飞机的头等舱上一样。而市面上没有任何一款车,可以把扶手做得这样细致,还原出这样舒适的体验场景。

理想L7的270度环绕扶手座椅

第二个思路,就是把家庭用户分得更细致。前面我们提到过,作为一款家庭用车,我们的用户不只是开车的那个人,我们也会关注到女主人、后排的老人和孩子的体验。这样,你会发现,可做的事情就很多了。

比如,最近几年上市的很多车都有语音助手,这并不是新鲜的功能。但是大多数车的语音助手,只是给前排的主驾驶使用的,坐在后排的人没有办法便捷地使用。而我们就做了六个音区的识别,这样每个位置上的人,都能够和车互动。

比如后排的孩子、老人要调空调的温度,叫一声“理想同学”,语音助手会精准地判断相应的位置:“你好,副驾”,或者“你好,二排”。这样,车里的每个人都更有主人的感觉,这对用户体验有非常显著的提升。

那在这里,我们也小小地总结一下,我们经常提“产品力”这个词。实际上,所谓产品力,并不是什么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,而就是这么一点点扎扎实实地做出来的。这里面没有太多窍门,就是看谁对用户的需求更理解,做得更深,下的功夫更多。

当然,做产品不是做艺术品,肯定还要考虑ROI,也就是投入产出比。

**我们讲原子级的对标,并不是说去堆积功能、比参数,这里面的核心还在于,怎么合理地运用成本,给用户带去最大化的体验提升。**对于产品团队来讲,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。这里我们先不展开,后面讲到利润,我们再详细讲。

提升体验要务实

讲完高频跟机会,我还想跟你讲一个提升用户体验需要注意的问题,那就是一定要“务实”。千万不要为了提升一种体验,而给用户带来更多的麻烦。

先讲一个例子。最近几年新出的车,都非常流行做全景天幕,就是车顶采用一整块玻璃,没有隔断。好处是车内空间视觉感上特别通透,晚上野外露营,甚至可以躺在车里看星星,这是特别好的体验。

但是全景天幕带来一个大问题,就是大太阳底下会特别晒,尤其是夏天。你去上网搜一搜,很容易看到用户调侃这个问题的视频:花二三十万、三四十万买了带全景天窗、全景天幕的车,结果呆在车里得撑着伞。你看,这其实就给用户带来了更大的麻烦。

那怎样更务实地提升用户这方面的体验呢?我们放弃了看起来很酷的玻璃天幕的设计,而是更务实地使用了普通的物理遮阳帘。如果外面太阳大的时候,遮阳帘就可以卷过来;外面没有太阳,或者晚上野外看星星,打开遮阳帘,做到防晒跟视野两不耽误。

其实,全景天幕这个问题并不是个例,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,类似的情况其实经常出现,尤其是当你想把一些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上的时候。新技术,固然能够让用户兴奋,带来一些体验的升级。但是,如果不能够解决新技术带来的问题,结果有的地方加了一分,有的地方减了三分,那整体的体验反而是下降的,相当于是做了无用功。

这一点,我觉得在做耐用消费品的时候,尤其重要。**做这一类产品的,一定要能够抵御概念的诱惑。**一些概念式的新体验,的确是特别容易吸引用户下单,但是在用户高频的日常使用中,如果这些所谓的新体验,实际上带来了更多的麻烦,那用户还是会用脚投票,下次就不再买你的产品了。对于做产品的人来讲,这肯定是得不偿失的。

小结

好,怎样满足用户的需求,创造出超越预期的用户体验,到这里我们就讲完了。

简单来讲,我们的核心方法是,不是要看大众需求还是小众需求,创新可能往往来自于小众需求。关键要看一项功能做出来以后,用户会不会高频使用。相应地,我们评估自己产品有没有做好,也是看用户使用频率,频率越高,给用户创造的价值就越大。

与高频原则相配合,我们还考虑机会,也就是跟竞争对手去做充分的对标,在竞争对手没有做好的地方,下更多的功夫。

此外,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,也需要把握务实的原则,不能是提升一种体验,却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麻烦。

讲完了我们体验设计的标准,下一讲,我们来说说怎么跟用户挖掘真实的需求,更好地迭代产品。

08 | 用户:怎样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?

上一讲,我们讲了怎么设计体验,这个过程,少不了一件事,就是用户需求研究。那这一讲,咱们就来说说,怎么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。

挖掘需求,对产品人来讲,就是做产品的基础。但这个基础工作要做到位,其实并不容易。我们都听过上个世纪亨利·福特说过的那句话:你问一个人想要什么,他肯定说,想要一匹更快的马,而不是汽车。

乔布斯也讲过类似的话:用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直到你把产品摆在他们的面前。

而对理想汽车来说,这事就更难了。智能电动车这个领域,竞争激烈,说是百家争鸣也不为过。用户表达出来的需求,有的仅仅是因为看到其他品牌做了,但那个产品可能跟我们自身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,也有的是因为对“智能电动车”这件事情本身的想象,还有的可能是受到媒体的影响。那究竟应该怎么做,才能挖掘出用户的真实需求?又怎么验证挖掘出来的需求是不是个伪需求?

这一讲,就从挖掘需求和验证这两个方面,来跟你分享一下理想汽车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。

少做一对一访谈,多做多人共创

先说挖掘需求。通常来讲,了解用户需求,很多人都会从用户调研开始。但我必须先提醒你,用户调研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,那就是“表演”。

这并不是因为用户不真诚,这种“预演”几乎是无意识的,是人的本能。我们每个人面对外界,都会特别在乎自己的面子,所以说话的时候,会情不自禁地去想,怎么说会显得比较高级且有水平,或者显得懂行,这是人之常情。但这也会导致,我们在调研中所听到的需求,并不一定是用户的真实需求。

所以,原则上,在理想汽车,我们不建议产品经理太过依赖传统意义上的用户调研。

可是,不依赖用户调研,又怎么去了解用户需求呢?理想汽车摸索出来下面两个基本方法。

第一个方法是:少做一对一访谈,多做多人共创。

什么叫少做访谈?除了刚才讲的“表演”的问题,也因为单独聊的时候,一般都需要一来一回地提问,自然而然就成了产品经理在做引导,我们就很容易错过那些我们自己也没想到的需求。

为什么多做共创?共创的氛围下,个人就容易放下戒备心,真实的需求就更容易涌现出来。而且,更重要的是,多人一起讨论,相似的需求自然会聚合,很多人就会在一个人的方向上,把一个需求讨论得更清楚。经过多人讨论甚至辩论后的需求,对于做产品,会特别有价值。

比如,在策划儿童版“理想同学”的时候,也就是我们的儿童版车机系统,我们就组织过一场特别有用的用户共创会。

刚开始我们发现,真是什么样的家长流派都有。有的用户认为,儿童版“理想同学”应该服务于家长,帮家长管好孩子;有的用户认为应该服务孩子,让孩子开心;还有用户认为,儿童版“理想同学”应该有教育功能,让孩子更强大,现场都快吵翻了。但是慢慢地,讨论多了之后,用户的意见自发向两个方向靠拢:一个是教育管控,一个是让孩子开心。

最后,我们是怎么选择的呢?我们选择后者,让孩子开心,因为孩子才是儿童版“理想同学”的用户。事实证明,这个选择是对的。更新之后,用户都反馈孩子特别喜欢这个儿童版的“理想同学”,一上车就玩得很开心。

一般来讲,遇到开发复杂的、高频的大功能,我们就会做这样的共创会。那么,这个共创会具体怎么开呢?分享四个我们的经验。

一个是,在组织共创会的时候,虽然是多人共创,也需要分成三四个小组分头讨论,最后再汇总碰撞,这样避免了一个意见领袖影响其他所有人的观点。当然,每个组都要有一个自己团队的人,来记录和活跃气氛。

第二,共创会提问的时候,不要直接问用户有哪些需求,而是先让他回忆场景。比如刚才说的儿童版“理想同学”共创会,我们不会上来就问,“你对儿童版有什么需求”。而是问,“你们家孩子在车上一般怎么使用‘理想同学’”。这样的问题,一般用户给出来的信息更真实,产品经理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继续深挖、洞察,另一方面,也能帮用户放轻松,可以互相先聊起来。

这么一聊,我们就发现了,孩子的使用场景大多是听故事、算数学题,而家长为孩子使用的场景,大多是关闭副驾屏、孩子睡着后调小音量这类偏向于安全感的需求。所以你看,选择第一用户非常重要,他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,孩子要的是向往感,家长要的是安全感。

第三,就某个具体的功能来谈时,我们也不要问用户具体的方案,而是问他感性的期待。比如不要问用户,“如果我们要给儿童版‘理想同学’做一个成语接龙的功能,你觉得需要吗?”无论用户怎么回答,都会被局限在你原有的思路里。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问,“如果你们家多了‘理想同学’这样一个家庭成员,你希望Ta是什么样的人设?是一个上进的大哥哥,还是可以聊天的伙伴?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宠物?”

你看,这个问题一出来,就能激发出来用户更深层的渴望,我们也就能从中洞察出来更底层的需求。

比如有位车主说:“我们小时候都希望有一个懂我的人,在身边跟我一起成长,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想的,我们的童年没有哆啦A梦,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有‘理想同学’。”听完这句话,那我们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,去设计很多功能。

第四,**共创会不需要现场得出结论。共创会的目的,是让用户充分地表达。收敛结论,以及最后做选择题,都是产品团队事后需要去做的事情。**强调这一点的意义在于,定义产品肯定还是我们自己的专业工作,不能因为有了共创会这个机制,就觉得可以推给用户。现场就收敛,也会让部分用户觉得自己被否定了。

讲完共创会,我们再来看了解用户需求的第二个方法:不是去“问”,而是去“看”,回到用户的购买现场去观察。

比如,我们的产品团队,会进入到用户的家庭生活,跟他们一起呆一天,不带任何目的,只是去观察他们生活中的用车场景,然后再自己从里面总结和提炼出高频出现的需求。

再比如,理想汽车的第一位整车产品经理张骁,他平时特别喜欢去4S店。他去4S店,并不是为买车,也不是为修车。他就是默默观察,一线的销售人员到底在怎么卖车,他们讲的哪些话,用户是买账的。还有更重要的是,用户到底是为什么来买车,他们开着什么车来的,说什么话,几个人一起来的,以及他们觉得这个车哪儿好、哪儿不好。

这个时候,用户没有戒备心,也准备掏出真金白银来买车,他们自然流露出来的需求,对于做产品来讲,也更有价值。

不过,虽然我们要找用户去实地验证需求,这里还有一个误区,想要提醒你,有一些产品或者功能,用户过去用得并不多,并不代表没有需求。很可能是过去的产品做得不够好。因为,需求和供给都是双向决定的,优质的供给也是需求的必要条件。

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车内的后排屏幕。后排屏幕,很早就有车做过,但用户的使用频率一直很低,为什么?不是因为用户不喜欢在车上使用屏幕,而是过往的很多屏幕体验非常不好,也没有内容。

理想汽车在做后排屏幕的时候,体验上对标的不是传统汽车的屏幕,而是iPad这样的平板电脑。当后排屏幕的流畅度和内容,跟自己家里的平板电脑一样的时候,用户自然就会使用起来。

需求的验证

好,这算是做完了用户需求的初步挖掘。但是,这只是相当于我们有了一大堆的“假设”。

接下来,还有很重要的一步,就是验证假设。所谓“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”。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,验证有效的需求,才能考虑怎么去“产品化”。验证无效的需求,也就是被证伪了,就果断放弃。

那怎么去验证需求?核心还是回到我们说了一万遍的“场景”。意思就是,不要凭空地说,这个需求存不存在,那个需求存不存在,而是到具体的场景中去验证。

我拿冰箱给你举个例子。很多人都会热衷讨论,车里放个冰箱,背后有没有用户的真实需求?如果是脱离了真实的场景,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。但是,放到家庭使用场景中,答案就会比较明确。

你想一想,大热天里,父母接孩子放学,如果孩子一上车,有个冰饮料或者鲜凉的水果,孩子会不会开心?孩子开心了,父母是不是会更开心?一定会。还有,一家人出去露营的场景,会不会希望随时有几罐冰可乐可以喝?事实上,对于家庭来讲,这两个场景,都非常高频。那在车上加冰箱,就是一个特别值得下功夫的功能。

而且,冰箱不能放在后座、后备箱里,那不是正常的使用场景。我们应该像在家里一样,把冰箱放在客厅里。所以,我们前所未有地把冰箱放在了一个最该出现的位置上,从而让它非常好地被高频使用。

冰箱还有一个扩展的场景,也是我们当时就看到的。我们到了三四十岁,很多父母都会有糖尿病,冰箱还可以帮助糖尿病人保存胰岛素针,那这个作用就是真正的超级需求了。

其实,**需求的验证,准确来讲,就是想象和模拟。**虽然是想象,但其实是挺准的。产品团队的成员,我们都会找生活经验特别丰富的同事,有生活经验,有体验,再去共情真实用户的使用场景,并不是很难的事。

事实上,用场景验证需求的真实性,这也算不上什么独门的方法。我相信,做产品的人其实都知道这个方法。你说我们做得有什么特别之处?我觉得应该就是**执行得足够彻底。**做产品最怕是什么?怕的就是一个功能,我们脑袋一热,一拍脑门就做了。只要场景验证这一点做得足够彻底,拍脑门的问题,基本上就能避免。

就像前面讲的单双扶手的事,虽然是我自己亲身的体验,但我也没有认为绝对正确,而是花了一整个周末,接送了十几个人,来观察他们上下车会不会被扶手刮到,最后才确定了双排扶手必须改成单排扶手。

小结

好,需求验证我们就讲到这。总结一下这一讲的内容。

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,是做产品的基本功。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,不能太依赖于用户调研。理想汽车摸索出来两个窍门:第一,不要做一对一访谈,而是要做共创;第二,少问,多观察。

收集完用户需求,必须还要有一个验证的过程。怎么验证呢?就是看场景是不是足够真实,执行是不是足够彻底。

讲完了用户需求洞察,下一讲我们就来看怎么选择技术路线,来满足用户的需求。对于理想汽车,很多人最大的疑问都是,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增程电动技术,下一讲我就主要用这个案例,来跟你讲一讲理想汽车选择技术路线的逻辑。

09 | 技术:怎样选择产品的实现路径?

上一讲,我们讲了怎么挖掘用户需求,这一讲我们来看,怎么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路线选择。对于科技产品,尤其是硬件类的科技产品来讲,这是一个关乎生死的问题。

具体到理想汽车来讲,关于技术,我知道所有人最想问我们的都是:理想汽车为什么会选择增程电动的技术路线?

回到2015年前后,中国造车新势力集体入场的那个时间点,所有的品牌都选择的是纯电路线,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一个直到现在还被很多人嘲笑的“落后技术”呢?

这个问题其实特别有代表性。表面上看,似乎是在争技术趋势,但是,做产品,总会面临大量选择,技术路线又是其中最关键的选择。那这一讲,我们就以技术路线为例,跟你分享一下,当我们的产品在面临未知的时候,怎么做选择。

选技术要服务于产品价值

做产品选技术,我想跟你讲的第一条原则是,技术要服务于产品价值。

没错,又回到这个“老生常谈”,但我必须再强调一下。因为如果跳出来看,所有人当下都会承认,技术应该是服务于用户需求的。但是,在智能电动车这样的热门赛道里,当消费者、投资人,都热衷于讨论一项新技术的时候,做产品的人就很难避免不被裹挟,为新技术而新技术,而不是把用户价值放在首位。

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是一体的。我们在电动车领域最核心的价值主张是,大规模替代燃油车,让任何一个燃油车用户,都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,所以我们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:

第一个是充电难的问题。尤其是长途,你让一辆燃油车用户,更换车以后,放弃长途的需求,这是不可能的。

第二个是售价高的问题。电动车如果是新技术,它不仅不能比燃油车更贵,消费者认为,价格还应该更便宜,因为所有电动化对于机械化的替代,都实现了更低的成本,更好的体验。

回到2015年前后,智能电动车发展早期,就有这个感觉。当时,特斯拉作为整个行业的先行者,已经证明了智能电动车产品上的可行性,一时间消费者、投资人都开始关注这个领域。

我自己也是。我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一批车主,开过一段时间特斯拉Model S之后,我成了朋友圈里推荐这款车最多的人之一。因为,像我这样之前一直开燃油车的人,再来开特斯拉,感受到的驾驶体验,是质的飞跃:电动车没有燃油车发动机的振动、噪音,车内更安静;电动车也没有变速箱,没有燃油车换档的顿挫感,驾驶更平顺,加速更快。开完电动车,基本上很难再回到燃油车。

这个时候,难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了,用户肯定想要的是一辆电动车,但是纯电动车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,那就是充电补能的问题。

那时候,大多数电动车的真实续航,普遍只能做到三四百公里,高速和冬天还会下降到两三百公里。

去充电的时候,一是要花不少的时间去找充电桩,找到的充电桩还不一定能用,能用的充电桩,功率还不一定稳定;二是充电时间动辄一个小时,高速路上节假日还需要排队充电,相对于遍地加油站,5分钟就能加满一箱油的燃油车来讲,这是非常糟糕的体验降级。

但是很多人都会劝说我:纯电动才是未来的大趋势,你看特斯拉不是已经成功了吗?这点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小问题,用户是能接受的。等到未来技术进一步更新了,这就不是问题了。

要知道,特斯拉的早期用户,大多是在美国加州区域,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大房子,家里能够安装充电桩,也没有冬天的问题,但是咱们国内并没有这样的条件。

而且特斯拉的用户,大多是家里已经有燃油车的人,买电动车是用来技术尝鲜的,试试电动车的新体验。真要跑长途的时候,可以换辆燃油车。或者,即便开电动车跑长途,自己一个人找充电桩等充电,也不是不能忍,玩一玩手机,时间也就过去了。

但我们的用户是谁?是家庭用户。我们能接受自己一个人找充电桩等待充电的时间,也可以坐在车里玩玩手机。但是,如果是一家人呢?节假日,一家老小好不容易凑上时间,出去玩一趟,到处去找充电桩、在服务区排队几个小时等充电,这是没有办法忍受的。所以,我们要做家庭用车,充电补能的问题就一定要去解决,让任何燃油车用户都可以毫无顾忌地更换一辆理想汽车。

除此之外,增程还有非常好的成本优势,电池小了一倍,车重也更好控制,相同的尺寸和功能配置,我们比同级别、同档次的电动车和燃油车,都便宜了10万元以上,让产品真正做到了物超所值。

除了解决补能的问题,我们还创新地把增程的电池,从行业普遍的50-60公里,增加到 200公里的续航,让任何大城市的用户,都可以在城市里纯电动行驶,和一辆纯电动车没有任何区别,使用成本极低。

由于有了大电池和发电机,我们还可以在露营的时候供电,所以,我们做的不是传统的增程电动,而是完整的产品价值的体现。

城市用电、长途发电,露营放电,请问,作为一款家用车,还有比这更合适的技术选择吗?

再回到前面用户的产品价值主张:安全感、价值感、向往感。没有里程焦虑,没有充电焦虑,就是安全感;城市用电、长途发电、露营放电,就是价值感;我们可以带着一家人去任何想去的地方,一起旅行,共同成长,就是向往感。所以面向家庭用户,增程电动技术的SUV,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呢?

选技术要取长补短

但是,怎么去解决里程焦虑?这里就要说到我们的第二个原则,不要孤立地去看待某一种技术,而是可以用不同的技术进行组合,取长补短。什么意思?我稍微讲一讲你就明白了。

在这场电动车革命的早期,很多人喜欢把油车和电车对立起来:用油就是落后,用电就是高级,油和电,水火不容。

你看,这也是人性中的思考惯性。如果回到满足用户价值的角度,油和电一定是对立的吗?

站在2015年那个时间点来看,至少两三代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内,也就是差不多15年内,纯电车有它的优势,但也有致命的短板,这是现实,不能回避;而油车也依然有它的长处,这个长处,为什么不能跟电车结合呢?这其实就是我们采用增程电动方案的一个基本出发点。

**从根本上讲,增程方案,其实就是把油和电两种技术取长补短。**增程式电动车,驱动依然是用电,给用户电动车平顺的驾驶体验。而补能采用的是油电结合,城市里使用家用充电桩充电,便宜又方便,长途加油发电,加油站就是我们的超级大电池,这就补上电动车充电焦虑的关键短板。对于用户来讲,综合的体验肯定是提升的。

你可能会问,如果增程电动像你说的那么好,为什么一直没有市场上大规模推广成功的产品?

这个问题,我们的员工、投资人也问了我很多次,他们问得更直接:我们为什么要走一条失败的路线?

他们说的失败来自于之前的车:2010年,雪佛兰推出首款增程电动车VOLT沃蓝达,这款车在美国上市6年,仅仅卖出了不到10万辆。

但还是前面说的,成功不能照抄,但失败,也不能只看结果,而要分析对方的关键点。

我们的判断是,**核心点是纯电续航里程过短。**我们推出理想ONE之前,增程电动和插电混动的电池,普遍续航只有50-60公里,完全是政策导向的产品,完全是燃油车的技术研发思路。用户在城市通勤场景下,实际纯电行驶只有二三十公里,大部分时候都是一台更重的燃油车。

随着电池技术这些年的快速进步,如果我们能够把电池续航提升到200公里,就能彻底解决城市内纯电续航的问题,增程电动就可以成为非常好的解决方案。

所以,选择增程,我们也不是把以前的技术拿来就用,我们做了关键的改良,采用更大的电池,支持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。我们在理想ONE上,做到了纯电180公里的续航里程。后来,在理想L系列上,我们进一步把里程增加到210公里,已经能够满足一周上下班通勤的需求。

这也相当于,用户在城市里几乎可以完全纯电行驶,是真正的纯车体验。而长途,又有燃油可以充电补能。不同场景下,用户体验都有了保障。

所以你看,在做选择的时候,应该从用户的价值角度出发,而不是政策和技术本身。看到一个失败的结果,也不要惯性地认为此路不通,而要分析对方的关键问题,我们就能从中发现创新的空间。

其实,理想汽车重新发明了增程电动,甚至通过产品的成功,也间接地帮助插电式混动领域,重塑技术架构。消费者首先需要的是一辆纯正的电动车,其次,解决它补能的问题,真正实现了城市用电、长途发电、露营放电。

选技术要成本、效率最优

说到这,可能还会有同学问,解决里程焦虑,增程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吗?别人为什么不用增程也能成功?这就说到我们的第三个原则了:成本、效率最优。

其实,要解决里程焦虑,有三个选择:

第一,大规模铺设超级充电站;

第二,换电路线。

第三,把虚拟的充电站,也就是发电机,直接装在车上。

前两条路线,这两年下来,我们也看到,确实有一些企业跑了出来。但对我们来说,增程电动,是从我们自身条件出发,做出的关键选择。

因为不管是铺设充电站,还是换电网络,都需要承担更大的财务负担,对于我们来讲,创业初期,我们没有那么多钱,融资能力也不够强,这两条路实际上没有办法选。我们也不能接受我们的用户,在北上广深可以自由出行,如果去到新疆、内蒙自驾游,如果带一家人回老家,就不能开理想汽车回家了。

从成本上考虑,三四百公里左右真实续航里程的纯电动车,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整车成本的40%以上。绝大部分用户80%的时间,都只是在城里开,既大又重的电池组,其实是用不上的,而真要跑长途、自驾游的时候,电池的容量又不够。

对于大型SUV来讲,大电池又会让车辆变得更重,还需要投入更多的铝材料来降低重量。车身上的铝材料,除了让用户购车成本更高,事故后的维修成本更高,实际上不提供任何用户价值,只是企业必须降低重量而使用的。

而电动车相比燃油车,最大的重量负担就是大电池组。200公里续航的增程电动,就没有重量上的困扰,也不需要大量增加对用户毫无价值的铝材料,来降低车重,增加成本。

所以,综合考虑,我们还是下定决心选择增程电动。**这对我们来说,是一条成本、效率最优的路线。请注意,是成本、效率最优,而不是单纯成本最低。**说白了,就是如何给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,而尽可能低地降低用户的购买成本。

我们稍微算算账你就明白。在同级别、30多万价位的情况下,我们的电池成本加上增程器的成本,只占到整车成本的25%。别的品牌,电池成本的占比是40%。这就帮我们节省下来一大笔成本。

这些节省下来的钱可以做什么?一是,可以让我们的车价更低;二是,大量增加高频可感知的价值;三是,安全上可以不计成本。

就比如一些舒适性配置,很多同级别车都需要上万元加装的座椅按摩、通风,我们就可以做到全系标配。

再比如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,大部分车都不提供的第二排座椅侧气囊,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全系标配。这些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产品力和安全上的提升。我们认为,这些提升,才是真正符合用户价值的地方。

用户或许因为一时间的误解,仅仅因为增程就拒绝我们,但长期来看,这些产品体验,会让更多人来选择我们的车。

我们通过三款售价30万元以上的SUV,超过了BBA,成为高端SUV销量的第一名,初步实现了可以大规模替代燃油车的价值主张。请记住,我们还有70%的产品没有推出呢。

小结

好,到这里,怎么选择技术路线,我就讲完了。稍微总结一下,我们主要讲三个原则:

第一,做选择,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最好地实现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,一定得是自己的目标用户,而不是泛泛的所有用户,要避免刻意求新,迎合热点。

第二,即便是选择,也不是非此即彼,是可以组合、取长补短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看别人的经验,不管是成功经验,还是失败经验,都要分析背后的现实条件和关键问题。

第三,选择也要结合自己的资源能力,考虑成本、效率。请注意不是最低的成本,而是最优的效率,一个产品让用户付出更少的成本,获取更大价值的综合能力。

好,讲完了怎样用合适的技术把产品做出来,下一讲,我们看产品做出来之后,应该怎么定价。

10 | 定价:怎样设置有竞争力的价格?

上一讲,我们讲了怎么选择技术路线,接下来,我们再来看看,产品上市前,还要面对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:怎么给产品定价?

前面我们提过,在理想ONE立项之初,我们就已经选定了大致的价格区间,也就是30万元左右。但是,是靠左一点,还是靠右一点?直到2019年4月,理想ONE宣布上市、公布售价的前两天,我们仍然没有敲定。

我们反复思考的原因是,虽然定价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字,但它背后涉及了产品的成本、用户的接受程度、对手的定价,和我们自己的利润空间等多个要素的博弈,到底定一个什么样的价格,既能让消费者觉得不贵,又比竞争对手有更强的竞争力,还能保证自己合理的盈利空间?

这一讲,我们从用户的理性、用户的感性,以及企业的需求三个维度,来给你讲一讲我们的思考逻辑。

理性:产品价值

先说第一个维度,用户的理性。

什么是用户的理性?说白了,就是用户心里的那笔账,他花了多少钱,买了几个座位,是不是买到跟价格匹配的产品。这是一笔硬账,决定了购买产品的用户的数量级。

对于做产品的人而言,这就是产品价值。什么意思?

在这里,我跟你分享一个理想汽车经常使用的公式:产品价值=产品力÷产品价格×产品质量。产品力越强,销量越好;产品价格越低,销量越好;产品质量越好,销量越好。

怎么理解这个公式?产品质量,包含了生产制造环节和后面的软件服务环节。原材料好不好,质量过不过关,直接决定了质量的底线。另外,作为一辆智能电动车,后续的软件升级、软件服务,也决定了用户心中的质量。所以一般来说,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。

但产品力是什么?就是在质量好这个底线之上,因为产品的其他优势,让用户觉得更有价值。说白了,就是同样的价格,可以买到更多的权益、更好的权益。

拿理想汽车的例子来讲,在理想ONE上市的第一年,我们在门店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,就是理想ONE相比其他30多万元的SUV,有什么优势?其实潜台词就是,你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品牌,凭什么卖30多万?

这个时候,就是用产品力证明自己的时候了。相比其他同价位的SUV,理想ONE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空间更大,这是用户立马就能感受到的。

同时,我们还推出了创新的六座电动座椅的布局,更舒适的座椅设计,用了更好的车内屏幕、更好的音响效果等等。这些产品价值讲出来,用户会觉得,同样花30多万,可以买到更多的权益,确实非常的超值。

听到这,你可能觉得,这不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性价比吗?

没错,性价比确实是朴素的常识。但如果我跟团队提要求说,我们要给用户高性价比的产品,那就是一个口号,团队并不知道怎么做,定价和成本相差多少,才叫高性价比。

而这个公式的好处在于,其实做了两个拆分。

第一个拆分,是把价格段明确地拆分出来。这样,团队就可以像做数学题一样,在清晰的价格区间,对标其他产品,来提高我们的产品价值。

第二个拆分,把产品力单独拿出来,就是为了让团队更明确地知道,我们要能定义出哪些是用户有高感知的价值和功能,而不是简单地自己在刷存在感。

这一点,对我们一个新品牌来说,尤其重要。当年理想ONE上市的时候,我们的资源有限,外部竞争又非常激烈,我们不能简单地跟用户说,我们的原材料更好,我们的汽车质量更高、更安全。我们必须定义出,用户更有感知的产品价值,才能给用户一个在众多产品中选择我们的理由。

比较幸运的是,得益于我曾经在汽车之家的创业经历。因为做汽车评测网站,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,哪些地方是用户更看重的价值,哪些地方其实只是产品经理的自嗨。所以,我们选择了花更大的功夫,去做大空间,做好内饰,去提升屏幕和音响体验。

也就是说,通过这样一个公式,把价格和产品力这两点明确地拆分出来,让我们团队在打磨产品和定价的时候,就能像做数学题一样,去做一个更清晰的分析、判断。因为用户普遍是理性的,他们更会做精准的数学题。

根据我们的观察,购买一辆车,平均决策时间是 21 天。几乎每一个用户至少要来我们店里三次以上,才会购买一辆车,这跟快消品是完全不一样的。用户会考虑到车里的每一个细节。

不夸张地说,80%以上的用户,都会很清楚地去分析,座椅通风到底是吸入式的,还是吹风式的,用的是独立的电机,还是空调系统。这些都会是用户数学题里的影响要素。那我们在定价的时候,就不能模糊地考虑性价比,而是也要像做数学题一样做精确计算。

感性:用户感受

不过,定价不只是一个数学题。在数学题的基础上,用户还会受到感性因素的影响。那接下来,我们就来看一看用户的感性这个维度。

你肯定也有感觉,市场上所有的产品,都会有一个对应的用户心理价位。一瓶可乐卖三块多,一杯瑞幸咖啡十多块,一杯星巴克咖啡卖到三十多块,一个爱马仕鳄鱼皮包三十多万。这些心理价位,并不完全取决于产品的成本,还得看用户在心里怎么定义这个产品的位置,是一个功能品,还是情感的寄托,还是身份的象征?同一类型的产品,在用户心中的定位不同,用户愿意花的钱也不一样。

所以,当我们进入一个市场,给新产品定价的时候,也要考虑用户对产品的心理价位。但在这里,我有个不一样的提醒:定价比用户的心理价格高,当然不合适,但定得太低,尤其是像汽车这样,带有一定身份象征属性的产品,也不行。为什么这么讲?

还是拿理想ONE来说。理想ONE的定位是豪华中大型SUV,这个定位的车,一般都在 30 万元以上,那我们能不能把价格压到 30 万以内,让理想ONE显得更有竞争力呢?

抛开利润问题,我们也不能这么干。要知道,理想ONE是一款长达五米的大型车,大尺寸的车型,就像看到大一点的房子,我们的第一感受经常是,“这房子应该不便宜”。便宜了反而让用户心里犯嘀咕:是不是哪里有缺陷,哪里有问题,所以才这么便宜?

还有一点,假如我们定了二十六七万、二十七八万的价格,用户买回去,周围人一问:这车二十多万?你想想,他心里是怎样的感受?肯定是觉得降低了一个档次。明明掏了接近30万,却只能说是一辆20多万的车,心里也觉得憋屈。这是用户心里非常微妙的感受。

事实上,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无论是理想ONE,还是后来的理想L系列,我们都有大量用户,是从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迁移过来的,他们对买这个价位的理想汽车,没有太多的心理顾虑。如果这么大的车,卖到20多万,就会让他身边的朋友怀疑,这个人是不是经济出了什么问题。

你可能会觉得,这么微妙的感受有这么大影响吗?我认为影响其实很大。就在理想ONE上市之后,有一个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,也推出了一个跟理想ONE定位非常相似的新车型。当时我们是非常担心的,如果同样的定价,这款车会是理想ONE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。

但当他们公布售价和配置的时候,我们就放心了,这款车的入门定价,定在了30万以内,他们主动放弃了30万这个主力战场。最后的结果是,这款车的月销量只有小几千。

后来,我们内部经常会讨论这个案例。我们的判断是,如果那款车的定价是30万以上,并且提高相应的配置,有很大概率,可以获得几倍于现在的销量。

当然,这对我们来说,就属于运气好了。但这件事后,也给我们两个启示:一个是,对于汽车这样有身份象征的产品,定价要考虑到用户的感受,不能跟他们的心理价位相违背。

另一个是,不仅仅是这款车,后来很多品牌在定价的时候,因为担心竞争,不敢直面我们产品的定价,所以定了更低的价格,也降低了相应的配置。但结果往往是,销量更差。所以定价这件事,我认为,不能不考虑竞争,但也不能逃避竞争。

企业的经营需求

最后,我们再来看定价需要考虑的第三个因素,企业经营的需求。

我知道,听了我前面的分析,你心里肯定有个疑问:竞争激烈的时候,很多企业都会选择超低定价,薄利多销,抢占市场份额的策略,理想汽车这么做,风险是不是太高了?

我认为,这主要还是看,你在什么样的市场。在一些整体规模相对较小的产品市场,超低定价,甚至烧钱补贴,是走得通的。你可以依靠着烧钱,快速结束战斗,赢家通吃。但这里有个前提是,市场规模必须有限,所以烧钱的额度也是有限的。

但汽车市场不一样。汽车是一个几万亿级别的市场,一款车的研发和生产投入,都是几十亿级别的,没有任何资本经得起在这个行业里长期烧钱。汽车行业的竞争,基本上都是持久战,不能持续依靠融资来发展。

从汽车发展史上来看,汽车大盘销量暴跌的时候,也是资本市场崩盘的时候。大到通用汽车这样的美国第一的汽车品牌,遇到经济危机也需要破产重组。所以,有健康的毛利率和造血能力,是一家汽车企业的核心基础能力。

所以,从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创业,我们给自己的要求都是,一定要有自我造血的能力。我们给自己定的毛利率目标,是20%。之所以是20%,是因为除去必要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,我们还必须有足够的现金,来确保研发上的投资。

智能电动车所在的是典型的高科技行业,我们必须保证10%的研发投入,才有可能做出一家有竞争力的科技公司。所以,保证20%的毛利率,也是我们考虑定价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。

于是,综合这几项考虑,我们决定理想ONE的定价,一定要比30万元高。具体高多少呢?我们拉了一遍行业内的所有数据,以1万为单位,分别看了30万、一直到35万的销售数据,发现33万元左右,销量最高。

同时,我们还有一个小“心机”,大部分产品的定价都是以9结尾,我们希望传递不一样的感受,选择了以8来结尾。最终,我们理想ONE的价格,确定在32万8千元。

小结

好,定价的思考,我们就讲完了。

总结一下,产品的定价,是产品力的理性计算、用户感受和企业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,需要综合考虑。

第一,给一款产品定价,你一定要诚实地评估,先精确地做好数学题,在价格区间内,做到产品力最强。

第二,定价也不是越便宜越好,要把握用户心里的微妙感受,跟心理定价保持一致。

第三,定价也必须评估企业长期经营的需求,薄利多销或者烧钱补贴,不一定适合超大规模的行业。

最后,还有一点,我觉得必须要承认的是,不管我们怎么周密地考虑,定价肯定还是会受到运气的影响。今天来看,理想ONE的定价是成功的,也获得了一部分运气的加持。但所有的好运气,都只有在你拿到基础分数以后,才会降临。

下一讲,我们就来讲讲,怎么做复盘,把运气变成持续的能力。

11 | 复盘:怎样让爆品从偶然成为必然?

上个模块,我们讲了怎么从0到1,做好第一款产品。但是,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头,后续怎么打造出第二款、第三款爆款产品呢?接下来,我们课程的第三模块,就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
说到持续打造爆品,如果你长期关注一个品牌,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:有些品牌,第一代产品很惊艳,但是第二代产品,就不尽如人意了;到了第三代,产品进步了;第四代,又变得一塌糊涂......这背后做产品的团队,有时候看起来像一群优秀的产品专家,有时候又让人觉得处处在跟用户过不去。

怎么做才能把自己的成功持续积累起来,避免做产品总是进两步、退三步?最关键的一点,其实就是对前一款产品的复盘,做好正确归因。那这一讲,我就来和你分享一下,理想汽车的复盘经验。

我总结下来,复盘要有效,关键把控三点:复盘的目标、复盘的流程,以及复盘会怎么组织。

目标:把经验变成能力

先说复盘的目标。很多人一听要复盘,可能有些不以为然:我们平常也复盘啊,但开完会,会议记录发到群里,就再也没有下文了。复不复盘,好像差别也不大。

不仅如此,一说复盘,团队首先想到的就是,哪些地方没做好,怎么来总结教训。所以,我们就看到,很多复盘会被开成了批判会,复盘变成了团队之间相互甩锅、相互扯皮的会议。

以我的经验,复盘的目标,不应该是基于过去的结果做功过赏罚,而是就“以后怎么可以做得更好”讨论出共识。

所以,基于这个目标,复盘一定不是上来就带着团队反思,而是先总结出团队做得好的地方,把这些成功经验沉淀下来,甚至固化到流程上。

这些成功经验,包括我们在上一款产品上,做对了哪些,数据是什么样的,具体动作有什么,踩过哪些坑,有哪些避开的方法,等等。

举个例子,我们是怎么开理想ONE的复盘会的呢?

首先,我们先总结了,都有哪些东西帮助理想ONE成功了。

比如,没有里程焦虑,就是原因之一。虽然直到理想ONE交付一两年后,很多人仍然不理解增程电动的价值,说是落后的技术。

但当我们看到,用户分享自己春节开着理想ONE带着全家人回家的幸福,不用在高速服务区带着老婆孩子排队充电,我们就确定增程是对的。

当我们看到,大量用户周末带着孩子出门露营,放假带着孩子出去旅游,家用电器可以直接在车上使用,露营的时候用车发电,我们就非常确信,下一款车还是应该继续加强增程。

六座的大空间,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。前面我们说过,在理想ONE之前,市场上没有六座的中大型SUV,更没有用户认为自己需要一辆六座的SUV。但是,当我们把理想ONE的大六座空间,放到用户面前时,用户忽然觉得,这才是我想要的。所以,后来即便我们做了更大尺寸的理想L9,六座布局仍然是沿用的。

先复盘产品的优点和优势,客观上还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?**当你先肯定了团队做得好的地方,团队就会更加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。甚至都不需要你再来提醒和强调,他们会主动提出补齐短板。**所有人都会更有意愿,把事情做得更好。

对照计划来****复盘

讲完了复盘的目标,我们再来看看,具体怎么才能做好一场复盘。

很多人习惯的做法是,复盘关键的结果和数据。如果按照这个方向来复盘,团队的能力依然是没有办法提升的。

举个例子,理想ONE上市前,我们定下的目标,是实现细分市场3%的市场占有率,但如果我们复盘的时候,仅仅拿最终的数据,对应3%这个目标,复盘可能就变成了,看看团队哪里掉了链子,对手使了什么狠招儿......这就发散得没有边儿了。还可能会出现很多错误归因,因为一个结果背后,有太多影响要素了。

那么,怎么进行一场有效的复盘呢?答案是,对照计划来复盘。

这里的计划,不仅仅包括我们在出发时设定的目标,还有我们根据这个目标,在团队内部约定好的过程指标、资源投入数量、重要节点动作。也就是说,在做计划的时候,就要考虑清楚整个实现路径。

这就是咱们在前面第6讲提到的PEA,需求评审流程。我在文稿区放了一张我们PEA流程的模板,你可以点开看一下。

简单来讲,任何产品、任何功能,在策划阶段做PEA分析,都必须明确六个要素:

一,解决什么问题:发起这个流程的人,必须拿出具体的依据,说明自己要解决的是个真问题。但凡不能证明是个真问题,在评审流程中都会被打回去。

二,目标要求:必须说明白,用户是谁,不能有歧义;同时也明确,希望用户通过这个产品或者这项功能,获得怎样的体验,也就是目标。我们强调,这个目标,一定要是可以从用户嘴里说出来的,不能只是我们自己的描述。

三,方案描述:既要有实现后的功能表现,又要有实现的具体方案。

四,风险与评估。这里的重点在于,对于可能的风险,要有预案。

五,资源评估:包含研发资源、开发费用、授权费用,以及研发的具体周期等等。

六,运营指标:要有数据化的运营指标,指标要和达成的目标之间有准确的关系,而每一个指标,应该有一个事先的预期。

事前有了这么一份详细的PEA分析,我们在复盘的时候,就可以拿出来一一对照。

对照PEA复盘,你会发现还有一个大的好处,那就是,没有人再能绕过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。

很多人说复盘没用,大家总是相互扯皮、相互甩锅,这中间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就是过程全都是黑箱,一个结果出来,前面经历了好几个阶段,有太多影响因素共存,很难精准定位,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。

但当我们对照PEA讨论的时候,这个问题就能比较有效避免。因为PEA本身非常结构化,关注的都是最重要的问题,并且在策划阶段,我们也经过了细致的讨论,在它的基础上继续复盘,自然容易走得更深入。

在具体复盘的时候,我还想给你一个提醒:无论是延续过去的经验,还是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,都要制定出来关键的“To-Do”,并落到具体的人身上。

落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,当然不是为了遇到错误好追责,而是在某个任务线上出现问题时,知道应该找谁,以及,要推进、要迭代,谁应该主动承担这件事儿。

这样一来,每个问题,不管是补齐原来的短板,还是要延续原来的优势,每个行为也都能变得可追踪、有反馈、能迭代。

经过这样的复盘,组织的成功经验,就会沉淀下来,变成一个所有人可以随时调用的超级智库。之后,团队再有人遇到类似问题,直接把过去的沉淀拿出来使用,省时省力。

怎样开好复盘会

要做好复盘,还有一个重要的执行过程,就是开复盘会,我给你准备了一份开好复盘会的清单,你可以点开文稿看一下。

  1. CEO、产品负责人,以及业务一号位必须参与复盘会,复盘会要开好,第一负责人必须重视,这一点,没有其他人能够替代。
  2. 会议必须有专门的主持人,确保会议始终在正确的讨论方向上,以达成最终目标。主持人不直接参与讨论。
  3. 主持人要在会前就和关键的参会者充分沟通,让他们充分理解复盘的价值,我的建议是可以给与会者提前布置作业,比如告诉他们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,让他们提前写下问题的答案。
  4. 一定要重视会议流程的把控。讨论问题时,每个人、每个组轮流发言一遍之后,再开始下一个问题。如果个别人没有遵守发言规则,主持人要及时公开指出并纠正。
  5. 复盘会必须按时开,嵌入组织的工作流,不能变成随机事件。怎么叫按时开?就是根据业务类型,按照周、月、季度、半年、全年这样的时间点;或者按照产品研发、产品发布、产品上市等事件结束的节点,时间到了,就雷打不动地复盘,不管是计划推进顺利还是不顺利。

这张清单里的每一条,看起来都非常简单,你可能也都听说过,但很少有人全都能做到。其实这正是很多人在做工作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很扎心的问题:简单的事情看不上,所以不执行;复杂的事情做不到,所以执行不了。

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?很重要的一点是,创始人、CEO、一号位要带头去做。

**就我自己而言,作为理想汽车的CEO,复盘就是我在公司里最重视的事情。我知道,在这件事上,没有人能替代我。**特别是早期,团队还看不到复盘带来的收益,我就更需要用自己的行动,表明对复盘的重视。

比如,在复盘会开始之前,我会主动上交我的手机,并且要求我们的会议主持人在会前把参与者的手机都收起来。这听起来有点粗暴,但是收掉手机,有助于每个人更高效地参与到会议中,能够避免会议的冗长,节省大家的时间。

再比如,在别人发言时,不要主观觉得不可取就张口否定,而是先耐心倾听,在对方可取的地方阐述自己的想法。我会随身带着自己的笔记本,在每个人发言时,做好记录。这个习惯,也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很多高管。

通过有效的复盘,理想L系列的产品,既延续了理想ONE所有的优点,也解决了理想ONE所有的不足和问题。每款车都成为爆品,依靠的就不是运气,而是通过复盘沉淀下来的真实能力。

小结

总结一下,这一讲,我们分享了怎么通过复盘,提升持续制造爆品的可能性,让爆品从偶然走向必然。

在复盘之前,我首先需要明确,复盘的第一要务,是总结上一款产品的优势,把成功经验沉淀下来,千万不能把复盘开成批判会。

第二,要对照计划中的目标、数据指标来复盘。在理想汽车,我们有自己的产品工具PEA,结合自己的产品、业务特性,在产品启动前,就规划清楚的目标和指标,在复盘时,我们可以直接对照PEA中的计划和路径来复盘,这样复盘就有了明确的抓手。

第三,开好一个复盘会,最重要的是CEO或者一号位自己先重视起来,你先严格遵守复盘的纪律,才能带动每个人在复盘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。

在延续产品成功这个目标上,复盘是我认为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个动作。一旦团队进入这个“复盘—强化—实践—再复盘”的循环,上一款产品成功的优点,就会成为你下一款产品的起点。你的每一款新产品,都能确定性地吸收前一款产品的优势。这些优势,会跟汽车的智能驾驶能力一样,被训练得越来越强,你的团队也会成长得越来越快。

12 | 节奏:怎样完成产品的从1到10?

上一讲,我们讲了怎么通过有效的复盘,让爆品从偶然变成必然。这一讲,我们进一步来看,从一个爆品到多个爆品,会面临什么样的新挑战。

我相信,今天的绝大多数创业者,都不会轻视从0到1的难度,但是到了从1到10,不少人会松一口气,觉得没那么难了,不就是复制嘛。

但是,创业这些年走下来,我的感受是,从1到10,跟从0到1,面对的挑战和需要的打法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如果不清楚这一点,就很有可能导致千难万险得来的“1”,没有机会变成“10”。实际上,这也是创业非常重要的“节奏”问题。

什么是节奏?简单来讲就是,创业不同阶段,应该有不同的目标。因为不同阶段,我们的资源跟机会都是不一样的,你必须要做取舍。可以说,对节奏的把控,考验的是创始人、产品负责人最核心的能力。

接下来,我们就从目标、资源两个维度,重点跟你讲一讲从0到1,和从1到10两个阶段,分别需要怎样把握节奏。

从0到1

我们先来讲从0到1的阶段。

实际上,我们课程前面的内容,都是讲从0到1阶段,应该具体怎么干。但是在这里,我还是有必要从“节奏”的角度,对前面讲过的内容,来一个复盘。

首先,从0到1阶段的目标应该是什么?

很多刚刚创业的人,经常讨论的一点是,要怎么做大做强,或者怎么才能跟行业头部正面对抗。其实,对于大部分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,思考这个问题真的是为时过早了。创业起步,你需要思考的只是怎么完成产品的验证,实现最小的商业闭环。

我拿我们造车新势力早年的市场数据给你举个例子。2021年的时候,蔚来汽车、小鹏汽车、理想汽车,我们三家都差不多做到了9万多辆的年销量。是多还是少?其实,这个量,在中国乘用车行业领先者那里,完全可以忽略不计。当时的市场前三名,长安汽车、长城汽车、吉利汽车,都是百万以上的销量。我们三家,就是人家的一个小零头。

所以,这个阶段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什么?不是跟市场头部,去比销量、比市场份额,而是应该尽全力放大自己的长板。

比如蔚来汽车的用户服务能力,比如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能力,比如理想汽车面对家庭用户群体的产品能力,这都是各家的长板。

大多数时候,这个长板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的长板,是因为以前被原有的领先者忽视了。在还没有获得产业链规模优势、技术优势的时候,把这些长板做到天花板水平,是我们赢得下一个阶段入场券的唯一捷径。

这里顺便也讲一个数据。怎么才算拿到这个入场券?我们有一个参考值是3%,也就是在细分市场拿到3%的市场份额。2021年,理想ONE选择的细分市场,也就是25-50万的SUV,9万的销量基本上达到了合格线。

以上是从0到1阶段,为什么要以放大长板为唯一目标。我们再来看,要做到这一点,应该怎么匹配资源。

答案其实很简单,就是要集中力量,只办一件大事。

因为,绝大多数时候,创业公司资源非常有限,机会窗口也非常短暂,你不集中资源,自己的长板,根本就做不到前面讲的行业天花板的水平。

实话跟你讲,你别听我现在跟你讲得这么笃定,但其实理想汽车早年在这方面是吃过大亏的。
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我们最早规划的产品其实是两个,一个是覆盖长途出行的增程式电动SUV,也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理想ONE;但我们还有一款低速电动车,覆盖城市50公里以内的出行,它是一个两人座的小车。

今天你在市场上是看不到这款小车的。因为在经过两年多的研发,投入了好几亿资金之后,我们最终在2018年年初停掉了这个项目。为什么停掉?因为,当时政策上对这类电动车的上路法规并不明朗,我们不能带着赌博的心态继续等政策。

可想而知,创业早期资金和时间那么宝贵,对我们来讲,这是很大的浪费。而且,这款低速电动车挤占了很多理想ONE的投入,导致理想汽车在2018年下半年遭遇极大的资金危机,几乎命悬一线。

现在回看整个过程,我常会倒吸一口凉气,暗自庆幸,政策的不明朗反而拯救了理想汽车。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产品线上的“两条腿走路”,很可能走不到今天。因为两边发力,会让我们任何一边都吃不透,也会模糊我们的市场定位,非常危险。

这里其实也回答了很多人都会问我的一个问题,为什么理想汽车在2019年到2021年,也就是刚开始的头3年,只卖理想ONE一款产品?站在当时看,是无奈之举;站在今天看,其实是活下来的必然选择。

所以,在理想汽车总部,我们并没有陈列让我们骄傲的爆款产品,而是把SEV这个失败的产品,放在了总部大楼一进门就能看见的地方,时刻提醒我们,要集中力量办大事。

从1到10

接下来,我们再来看从1到10阶段。

开头我们提到,很多人容易轻视这个阶段的难度,以为复制过去的成功经验就可以。如果只是复制,那可能真要吃大亏。

为什么会吃亏?因为尽管从1到10这个阶段,你不能丢掉自己的优势;但是你也不能被惯性束缚住,否则就很可能看不到未来更大的危险。

我们从2020年理想汽车的第一次战略会跟你讲起。

到2020年初,我们基本上已经验证,之前的家庭定位以及单一爆品策略都是可行的。这个时候,我们自然而然就顺着惯性考虑,未来一两年技术会怎么升级,然后我们用什么好的新技术,来扩大战果。

幸好,我们的投资人王兴和王慧文在这次战略会上,给了我们关键的提醒。**王兴和王慧文说,不能顺着惯性看,应该讨论的是,未来市场究竟有多大?市场的拐点什么时候到来?**所谓拐点,就是赢家通吃,败者退场的时间点。

实际上,结合产品发展趋势,这两个问题不难回答,只是我们过去从来没想过。

我们一帮人讨论了几轮,很快得出了一个结论: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,将在 2025 年出现拐点;那时,整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到每年800万辆,而理想汽车必须要占据至少 20% 的市场份额,也就是160万辆,才能有机会拿到下一场比赛的入场券。

160万辆,如果根据公司过去几年的增长趋势看,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。2020年,我们只卖了3万多辆车,也就是5年要增长50多倍,很少有企业能做到这样的增长。

但是,从必要性的角度看,我们又没得选。

为什么这么讲?因为关键在于,这是一场淘汰赛。我们都已经很熟悉智能手机市场。10年前的时候,大大小小的品牌,百花齐放,但是10年后,我们就看2022年的数据,苹果、小米、OPPO、vivo、华为和荣耀(我们把华为和荣耀看成是一家公司),这五家公司,就占了中国智能手机超过95%的市场份额。

同样的,我们的判断是,2025年以后,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格局,会跟智能手机高度相似,甚至竞争会更激烈,因为造车的门槛比手机更高。最后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,可能只会剩下5家公司,其余的公司,市场份额都会是个位数,或者不足个位数。

所以,要想成为5家幸存者之一,不管160万辆的年销量、50倍的增长目标,看起来多不可思议,都得挑战。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,大不了到时候自己打脸,但是不去准备,在起点上就输了。

这就是从1到10阶段,目标制定的新逻辑,从惯性到必要性。这个阶段又应该怎么匹配资源?

这里又要感谢王慧文,他跟我们讲了一个大原则:宁可准备过度,不要准备不足。

为什么这么讲?因为,**对于淘汰赛来讲,准备过度,也许会造成一些资源浪费,但是浪费是非常有限的。而且,如果有机会回头看,你永远觉得当时的打法偏保守,投入的资金和资源远远不够。**这是他跟王兴从“百团大战”中活下来的经验。

我们都相信王慧文的这个判断。所以,从2020年开始,理想汽车就开始拼尽全力,为2025年做全面备战。

比如,从产品的角度来讲,理想爆品策略不会变,但是要从单一爆品,转变成多个爆品。所以,我们推出L系列,L9、L8、L7、L6四个SUV车型,覆盖从20万到50万之间更广的价格地带,确保在SUV这个市场的绝对优势。这是第一步。

我们规划的第二步,是推出高压纯电产品,旗舰是一款MPV,还会有5款纯电SUV。

我知道,听到这儿你肯定会问,理想汽车怎么也做纯电了?我们规划中的纯电产品线,不是过去的纯电产品,而是采用了新的高压快充技术。充电12分钟就能让车行驶500公里,里程焦虑问题就能解决。那为什么之前不用高压纯电技术?因为2023年之前,这项技术还不够成熟。

除此之外,除了产品,我们也在做供应链和产能方面的备战,时间有限,这里就不展开了。总之,一切都是基于2025年淘汰赛中必须活下来的“必要性”。

当然,从长远的角度来看,从1到10之后,还有从10到100,那个时候,重点可能是国际化,或者用品牌矩阵,覆盖更广的人群。

我们今天还远没走到那一步,我相信我们一定有机会可以走到,到时候,再来跟你分享。

小结

好,以上就是这一讲的主要内容,最后我们总结一下:

做产品,或者广义地来讲,做产品驱动型的创业,把握节奏非常重要。

在从0到1的阶段,制定目标的思路应该是,把自己的长板做成行业天花板;匹配资源的逻辑应该是,集中力量办大事。

到了从1到10的阶段,制定目标的逻辑就要变化,不能基于惯性,而要基于未来在淘汰赛中活下来的“必要性”,而匹配资源上,宁可过度匹配,也不要不足。

祝愿你能够尽早实现从1到10,甚至从10到100的阶段。

13 | 流程:怎样提升做产品的系统能力?

前面两讲,我们讲述了复盘和节奏,这一讲,我们来看怎么打造好面向团队的产品:流程。

这也是我们最近几年的教训之一。以前做理想ONE的时候,团队规模小,我们所有部门的工作都围绕一款产品,大家目标是高度一致的,节奏也是统一的。

但是,产品一多,人一多,我们开始明显能感受到,不同部门的关注点,天然是不一样的。比如产品团队,更关注两三年后上市的新产品研发;品牌团队,更关注今年新产品的发布;而销售团队,又更关注正在销售的产品销量,这就很容易出现三不管地带。

而所有这些问题,在理想L9上市的时候,集中显现出来。

理想L9一上市,理想ONE的销量就开始迅速下滑,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。我们原来想当然地以为,两款车价格相差了10万元以上,应该不会相互影响。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。而且,因为我们重心放在了理想L9的上市,还引起了老车主的抗议,又让我们显得非常被动。

当然了,客观来讲,理想ONE的那次销量下滑,不完全是因为理想L9,也有竞争对手的原因。但是,新产品上市的时候,重要的老产品退市应该如何操盘,我们居然没有提前准备方案,这说明,过去我们的流程存在巨大的漏洞,甚至是没有流程。

所以,在创业不同阶段,流程的重要性确实是不一样的。

从0到1阶段,产品少,团队规模小,这个时候更需要像“游击队”一样,快速灵活。可到了从1到10的阶段,产品一多,收入规模上千亿,就应该是“集团军”作战,流程问题就会成为妨碍公司持续打造爆品的最大障碍。

打个比方,流程就像是路。过去规模小的时候,相当于每个人是在小区里跑,对路的要求没有那么高;规模变大以后,就需要在全国跑,这时候,就需要修高速公路。这个时候,如果你还只能够给团队提供小区的道路,却找他们要高速的速度,肯定是不现实的,因为这会导致“车毁人亡”。

所以,我们开始思考,怎么随着公司的成长,去持续升级流程?这一讲,我就跟你分享一下,我们过去两年的一些经验。

怎么升级流程?

总体来说,我们的做法其实很简单,就是去向市场上最优秀的公司学习。

我们最主要的学习对象,你一定很熟悉,就是华为。在复杂的软硬件产品研发和管理上,在千亿规模的业务以及多个爆款产品的同时操盘上,中国企业中,华为毫无疑问是经验最丰富的。

我们发动了所有的管理层,全面学习华为,从产品的研发,供应链的管理,到销售和服务体系的打通,以及财经体系,都来学习。

不过,这些具体的业务流程包含太多的细节,几乎每个流程都是一门课程,这里我不详细展开。华为已经有很多可以参考的书,我也列了一份书单,如果你感兴趣,可以课后读一读。

理想汽车团队学习华为的书单:如果只看三本的话,可以是《华为基本法》《DSTE》《从偶然到必然》。以下是不同业务、不同领域可以参考的书籍:战略《华为战略管理法:DSTE 实战体系》谢宁研发《从偶然到必然:华为研发投资与管理实践》夏忠毅《华为研发》张利华供应《供应铁军:华为供应链的变革、模式和方法》袁建东财经《华为战略财务讲义》何绍茂《华为财经密码:商业成功与风险制衡》杨爱国/高正贤《价值为纲:华为公司财经管理纲要》黄卫伟变革与 IT《华为变革法:打造可持续进步的组织》毛万金《华为管理变革》吴晓波等《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》华为企业架构与变革管理部《华为数据之道》华为公司数据管理部人才、组织与文化《华为基本法》华为公司《理念·制度·人:华为组织与文化的底层逻辑》田涛《华为访谈录》 《华为访谈录2》田涛《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》田涛/吴春波《以奋斗者为本》黄卫伟等《以客户为中心》黄卫伟《华为奋斗密码》杨爱国《华为灰度管理法》冉涛《华为团队工作法》吴建国《科学分钱:学习华为分钱方法,解决企业激励难题》卞志汉《华为双向指挥系统——组织再造与流程化运作》习风《HR+ 三支柱: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与实践创新》马海刚/彭剑锋/西楠

在这里,我想重点跟你讲讲,在学习之后,我们理想汽车自己在实践的时候,收获的一些教训和经验。总结来说,主要是三个要点,还原用户价值流,修好高速公路,以及做好关键节点的对齐互锁。

还原用户价值流

先来看第一点,不管是搭建什么流程,都应该先还原用户价值流。

什么叫用户价值流?简单来讲,就是回到我们强调过无数遍的那个老问题,明确用户到底是谁,然后从用户的角度倒推,模拟和重现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真实体验流程。一切的内部流程,都要跟用户价值流一一对应。

为什么要做这一步?这是因为,如果从内部员工的视角去梳理流程,大家都只能想到自己部门里的那一堆事,这会导致,在不同部门协作、不同流程之间的衔接点上,存在断点。但从用户价值流倒推,就能帮我们跳出部门墙,打开视野盲区。

比如,我们怎么去梳理IPMS,也就是产品营销与销售流程?就是要一步一步梳理,从用户知道品牌、了解产品,到产生兴趣、完成试驾,再到产生购买意向、下单、交付,最后到用户使用产品及后续服务,用户和产品所有的接触点。

把这些接触点全部列出来之后,我们再反向推,要实现这些用户价值,需要哪些工作,需要哪些部门协作。这样,就不会因为职能分工和生产者自己的盲区,来造成流程上的问题了。

再举个例子,用户在预约试驾以后,用户的第一诉求是什么?是我已经表达了我的兴趣,你们多久能响应。两分钟?十分钟?还是半天?从内部员工视角去推流程,那就是我有多少人,就干多少活,然后计算出一个流程和时间。但是,从用户价值去反推,超过半天没人响应,用户可能就没有兴趣了。

所以你看,这样做的一个好处,就是你可以清晰地发现,哪些流程是在给客户创造价值,哪些没有,我们就可以剔除这些不必要的流程。

千万别小看这一步,任何一个团队,只要运行一段时间,都会不知不觉产生不少多余流程,但是团队由于惯性,会见怪不怪。但是,基于用户价值流,我们就可以重新确定,哪些流程是真正必要的,这是提升流程效率最关键的一步。

修好高速公路

再来看第二点,**修好高速公路,并区分好路和车。**什么意思?

“路”的这个比喻,咱们这一讲开头就已经提到了**,所谓“路”,其实就是在团队工作中,要遵循的流程。**比如,刚才我们提到IPMS流程,还有IPD,也就是集成产品开发流程。

那具体怎么修路呢?我们的方法是,**把最佳实践产品化、标准化,然后落实在流程上。**这一点,我在后面利润那一讲会给你详细举例来讲,这里我不多说。在这里,我想跟你强调的是,修路的时候,要区分路和车。

“车”是什么呢?**所谓“车”,指的是垂直向下,支撑路上每一个关键节点的专业模型。**举个例子,在IPMS中,零售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,我们怎么确保零售目标能够达成?说起来其实你肯定很熟悉,就是去建立一个从传播,到线索,再到试驾,再到成交,一层转化过来的漏斗模式,这类模型就是“车”。

也就是说,一个好的流程,不仅仅是把各个部门的工作给连接起来,而是要规划出从生产者生产到用户价值实现的全路径。在理想汽车,我们称作价值创造、价值传递和价值交付。

只有想清楚了这些用户价值实现的路径模型,也就是路上有了车,这条公路才有真正的意义。那谁来造这些“车”?就是各个部门的高级业务专家。又由谁来开车呢?自然就是一线的员工。

在这里,我还要强调一下,**为什么一定要区分流程中的“路”和“车”?为的是,不管目标有没有达成,我们在归因的时候,都能定位得更加准确。**说白了就是,路有问题就修路,车有问题就修车,而不是把问题都甩在开车人的身上。

关键节点的对齐和互锁

最后再来看第三点,怎么做好流程间的对齐和互锁。为什么要强调互锁?核心就是因为前面我们提到的,产品一多,就会出现不同部门目标不一致,各自为战的情况。

那怎么解决呢?关键是两点,一个是,你需要定义出哪些是整个公司层面的主流程,哪些是辅助的支线流程。

为什么要定义这个?很多公司的问题就是,每个事业部都有各自的流程,每个流程都是平行的,结果就是,大家各修各的路,每条路都像是高架桥一样,看起来重叠,但好像又没有接口连着。定义出主流程的作用,就是让各个部门的支流程,都搭建在这个主流程上,然后在接口处,做到关键节点的互锁。

理想汽车IPMS流程与IPD流程互锁的示意图

简单来讲,这么做的好处是,各个部门看到的是一个一致的视图,能够非常明确地知道,彼此之间,在什么节点,需要配合做什么样的事,避免步调不一致。

比如,在图中,你就能够看到,营销和销售团队就都会知道,从产品立项阶段,他们就需要参与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来,而不是像通常的一些做法,到临上市才开始介入。而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末尾,他们也会知道,在什么时间点上,需要有计划地去做产品退市的操盘。

流程这么梳理好,前面我们提到的理想L9上市跟理想ONE销售冲突的问题,基本就能够避免。定好主流程,这是第一个关键点。

**第二个关键点是,你需要一个重量级的团队,专门来做拉通和经营。**在理想汽车,我们有专门的PDT团队,来做各个流程间的对齐和拉通。这一点我们也是从华为学习的,具体的你可以找IPD流程相关的书籍来看。

很多公司设立产品经理或者项目经理制,都是用来做拉通对齐的,但这个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往往变成一个催进度和传话的人,并不能真正为产品负责。为什么?不是授权不够,原因是,你并没有给到他相应的工具和专业支持。

所以,刚才我有个词需要强调,就是你需要一个重量级团队,而不是个人。这个团队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经理,而是要有研发、市场、财务、采购、制造等各个业务线的专业人士,他们共同组成这样一个PDT团队,这个团队共同为产品成功负责,来做各业务之间的拉齐。

只有这样,他们的建议才有说服力和权威性,否则就变成,产品经理不懂财务,或者不懂研发,只能来回传话。

小结

以上,是最近一两年,理想汽车做流程建设的三点心得。到这里,我们这一讲的主要内容也就讲完了,我们来总结一下,流程给我们带来了三个好处:

第一,帮助我们修建了面向复杂业务的高速公路。虽然高速公路是规矩最多的道路,但是高速公路也是运输效率最高,事故率最低的道路,这意味着我们从创造价值,到向用户传递价值的效率变得更高。

第二,流程帮我们建立了一套非常好的训战体系。只要经过基础的培训,每个驾驶员都知道如何在高速公路上去行驶。每个人都能掌握从洞察、到目标制定、再到协作执行、最后复盘成长的完整能力。哪怕是一个刚毕业的校招生,都可以获得快速的成长,而不需要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。

第三,流程帮我们建立了互锁的机制,相比之前我们使用的OKR,从对齐到互锁,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。从信任制,变成了契约制,是团队和团队之间的契约,也是每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契约。大家制定目标的时候,可以真正地相互挑战;在具体做事的时候,又可以毫无保留地密切协作,实现共同的目标。

相比之前,目标的达成率和工作的质量,有了根本性的变化,有效地从“游击队”,正式升级为“正规军”。我们原来以为,流程的变革,会降低我们的效率,但实际结果是,人均产出大幅提升。

好,流程我们就讲完了,下一讲,我们再来看看,价值传递的末端,交付的现场,也就是门店。

14 | 门店:怎样提高触达效率?

前面我们已经克服了做产品的种种挑战,但一辆智能电动车从生产线上下来,还远远没有结束,还必须把车卖出去。 智能电动车应该怎么销售?除了我们前面讲的品牌、定位这些要素,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线下的门店。

那怎样提升门店卖车的效率?这一讲,我们就来看一看。

为什么依然必须靠门店卖车?

讲门店效率之前,先来回答一个大家可能会有的疑惑:像理想汽车这样的新势力车企,为什么不能通过线上来卖车,还要开线下店?造车能用互联网思维,卖车为什么不可以?就像当年小米刚刚起来的时候,在线上卖手机那样。

之所以确定线上卖车走不通,是因为我之前有过一段失败经历。我在做汽车之家的时候,就尝试过线上卖车,但是失败了,那可能是我们投入最大、失败最惨的一个项目。后来反思失败的原因,我们得出一个结论,低频、大额的消费品,纯线上是走不通的,汽车、房子就是特别典型的案例。

因为一般来讲,**低频大额的消费品,用户决策成本非常高,决策的周期也更长,需要实际去体验产品。对于新品牌而言,往往需要体验多次才能做购买的决策。**线上可以获取销售线索,但归根结底,卖车还是一个重线下生意。不过,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,都不影响我们全数字化的管理。

好,线上卖车不行,按照传统模式线下卖车就可以吗?你会发现,也没有那么简单,并不是你把燃油车时代卖汽车的那一套干一遍就可以了。为什么这么讲?

在燃油车时代,通常的做法是,品牌方把汽车生产出来交给经销商,经销商再通过4S店,把车卖出去。但到了智能电动车时代,这套玩法不太合适了。

为什么这么说?作为新事物,电动车要和燃油车竞争,同样的价格,电动车的成本远远高于同级别的燃油车,还必须有更高的配置,整车成本就更高了。传统的豪华品牌,卖一辆车所需要的综合成本,甚至高于了我们的毛利率,这在经营上完全跑不通。

而从经销商的角度来说,他们也可以接受卖车不怎么赚钱,用利润更高的售后服务来赚钱。但是,智能电动车基本上没有什么保养成本,标配了辅助驾驶以后,事故率也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。所以,按照传统汽车的商业方式,我们根本养不活经销商的体系。

我们能不能把一个豪华品牌,卖一辆车的综合成本,包含降价促销在内的一切费用,从占一个车标准零售价格的20%下降到5%以内呢?如果我们能够做到,我们的竞争力将会非常显著。我们计算了一下,短期很难,但是配合我们自己在汽车之家积累的数字化能力,把线上线下的管理都数字化,中长期完全有机会实现,所以我们坚决选择直营。

但是,做直营模式,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,耗钱又耗人,怎么能够让直营更高效地卖车?

我们的经验,可以总结为以下这么两条:**一是开店速度要快,二是收和放的平衡。**接下来,我分别来给你讲一讲:

开店速度要快

先讲第一条,开店速度要快。你可能会有疑惑,要多卖车,就要快速开店,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,有什么好讲的?

但其实,这里面有一个速度和效率的权衡。我稍微给你讲讲背景。2019年5月1日,理想汽车开出了首批5家线下直营门店。本来,按照理想ONE的销售预期,我们只要在2020年开出20家门店,就足够了。这样的速度,我们可以维持一个很好的单店经营效率。创业早期,资源非常有限,我们特别怕入不敷出。

但你应该还记得,前面我们提过,2020年初那场战略会上,我们定下了2025年必须卖出160万辆车的目标,达不到这个目标,就没有办法在未来智能电动车的淘汰赛中生存下来。

同时,第一批门店落地以后,我们也发现,门店对我们的销售有着决定性的影响:**一个城市有或没有理想汽车门店,市场占有率相差8倍。**这个结论,多多少少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。

这样两个新认知输入之后,我们就必须在速度和单店效率之间,做一个选择。从160万辆目标倒推,这个决定并不难做,我们选择优先考虑速度。

所以,在2020年初的战略会之后,我们初步一算,2020年一年,我们至少应该再开60家店,是原来目标的三倍。后面几年,速度还得更快。实际上,到2023年7月底,我们已经有超过400家零售门店,近3年时间,平均每年开店在100家左右。可以说,快速开店,是支撑理想汽车销量的一个有力的支柱。

这些年下来,我们不仅确保了开店的速度,在效率上其实并不差,开业6个月以上的店面,平均单店销售超过100辆/月,是行业平均的3倍以上。这是怎么做到的呢?

第一,我们车型的SKU非常少,确保了销售和交付的效率。

第二,我们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不能直接上岗的,他们必须来北京和常州参加培训,还要通过考试。完整的培训体系,培训如何接待、如何讲解产品、如何销售、使用使用后台系统等,封闭的培训需要考试通过以后,才可以回到所在的城市门店上岗,考试不通过的就不会被录取。

这样,就确保了非常好的人才素质和稳定的人才供给,以及对于公司文化和产品的理解。对于一个新店来说,这群新人还会在一起工作、生活两周,回到店里也就更容易形成配合默契的团队了。

第三,我们管理系统的数字化能力非常好,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,可以全面支撑销售体系和人员管理。

这三个关键能力,既保障了我们开店的素质,还让我们的质量和效率做到行业绝对的领先。

收和放的平衡

再来看我们的第二条经验,收和放要平衡。

收和放指的是什么?“收”是总部的规划和控制,“放”是给一线门店的权利。为什么要讲“收放”的平衡?这跟直营店模式本身的缺陷有关。不少人觉得,直营店最麻烦的是要占用大量自有资金,但我觉得不是。钱的问题,我们是订单预售的模式,现金流非常健康,理想汽车是一家只有应付,没有应收的企业。

直营模式最麻烦的是容易出现吃大锅饭的情况,尤其是门店变多之后,这也是快速开店必然会带来的一个问题。

为什么这么说?门店不多的时候,车型只有一款理想ONE的时候,总部的销售管理团队,可以每周带着店长们开会,营销活动怎么做,销售转化率怎么提,制定好标准、指标,门店去执行就可以了。说白了,由于业务和管理相对简单,总部可以分配一切资源,店面只需要做好转化率就可以了。

但几百家店开出来之后,多个车型同时销售,总部就管不了那么细了,这时候效率就会出现问题。

**回归销售工作的本质,只有两个大的模块:一个是获客,一个是转化。**获客的手段包含开店、推广、活动、外展、买销售线索等。转化的手段包含降价、促销、招人、提高激励等。

总部“一刀切”,在规模变大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资源错配。

比如在一线城市,线上的一个获客成交的成本只有2000-3000元,但是外展的成本高十倍。比如在很多西部城市,商圈非常集中,一次外展获客成交成本只有4000-5000元,而线上的成本接近20000元。如果“一刀切”的分配资源,必然会造成大量的浪费。

销售的促销和激励也是类似的,有的城市给增程电动车限牌,有的还给补贴,卖车的难度截然不同,那促销和激励应该全国统一吗?所以,如何让资源最有效地被使用,应该让战场一线的管理者来分配资源。

我们给你讲讲我们的具体做法。我们会以省为单位,省级负责人带着全省的店长,以所占省份的市场占有率为目标,做经营规划。

总部会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数据化管理,比如销量、转化率、经营成本、市场占有率、跟其他省份的横向对比、全国店面中的排位等等。

店长们需要做的是,**建立对本地市场环境的深度感知,制定自己的销量目标,然后最关键的是,还要自己去判断,实现目标,需要投入哪些资源,投入多少资源,如何有效地使用资源。**比如,是多花钱购买销售线索,还是多招人,或者给员工更好的销售激励。

规划当然是重要的部分,后面更重要的还有复盘,按周进行复盘。执行了有阶段性的成果,我们也会带着店长们,迅速复盘遇到的问题,然后及时去调整投资组合。没错,就是“投资组合”。

我觉得,这个词就是真正的经营意识的关键。从本质上讲,我们希望实现的是,每个省级负责人是理想汽车在这个省的CEO,每个店长也是这家店的CEO,让他们能够成为真正的经营者,主导经营的主体。

听起来这些都是常规的管理动作,但是却真的有用。当店长们日常的工作,能够围绕“规划—计划—执行—复盘”这样的流程不断循环,并且按周进行完整地复盘和迭代,听起来很空的经营意识,就能够慢慢变成“省长”(省级负责人)和店长们的基础能力。

小结

好,到这里,直营店面这讲的主要内容,我就给你讲完了。

总结一下这一讲的内容。从智能电动车带来的商业模式转变,和对智能电动车特性的认知出发,理想汽车选择了开直营店的销售模式。

怎么提高直营店卖车的效率?我们有两个核心的办法:

一是快速开店,要减少SKU,建立培训考试的体系,以及准备好数字化的系统。

二是“收”和“放”要平衡,直营店要坚持,但是还必须给门店自主权,培养“省长”(理想汽车门店的省级负责人)和店长的经营意识。

直营和经销商模式本身没有谁优谁劣,每种商业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,核心是怎么解决不同阶段的问题。理想汽车关于直营模式的实践和迭代,还在继续。有机会再和你分享更多的经验和思考。

造车、卖车,投入都非常高,对企业的经营能力是巨大的考验,下一讲,我们再来看一看怎么维持一个健康的利润率。

15 | 利润:怎样提高经营效率?

上一讲,我们讲了门店经营,这一讲,我们来看看产品商业化的最终结果,利润。

前面咱们讲过,汽车行业是一个非常重投入的行业,研发周期动辄好几年,外部竞争又非常激烈,一旦公司现金流吃紧,后续的生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。所以,从理想汽车创立开始,我们就开始思考,这么难的行业,必须有自身的造血能力。怎么做呢?最好,以18层地狱为起点,开始往上爬,等我们活着熬出地面的时候,竞争力就会变得非常强。

不过,目标确定了,怎么做到呢?我们的经验,是要在预算控制、执行把控和产品设计的取舍三个方面下功夫。

这一讲,我就来跟你讲讲,我们在这三方面的经验。

精确预估:拆分到原子级

先来说第一步,精确预估。

前面讲定价的时候,我们提到过,未来保证长期健康的发展,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,是毛利率20%。这是参考特斯拉等成功行业先行者的一个目标。所以,我们毛利率的预估,也是朝着20%这个目标。

一般来说,利润模型的测算,每家公司都会做,每个季度算一次,勤快点的,每个月算一次。先根据结果来看,哪部分成本高了,哪部分费用高了,再来看怎么进行管控,下个月还能改善点什么。

这么管,结果当然是滞后的。管的效果呢?也得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以后,才知道是不是有效。

但在理想汽车,我们一直强调,要做原子级的拆分。

什么是原子级的拆分?这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,就是把各项数据,拆分到一个不能再拆的最小单元上。每个原子都是健康运转的,那整体下来,就是健康的。

举个例子,比如人员成本。大部分企业都会从产品整体角度出发,算一个产品研发和销售过程中,需要多少人,平均薪酬是多少,人效怎么样,人力成本整体占比是多少。但这依然是一个宏观数据。

在理想汽车,除了从产品整体出发,我们还会倒着再算一遍,拆到最小颗粒度的原子。

比如一个产品专家,要支付给他一份在行业水平之上的工资,需要一个月卖出多少车。他一个月要卖出多少车,根据转化率,他需要负责多少次试驾,对应需要拿到多少客户线索。一直测算到,他要处理这些线索、安排试驾,需要的工作时长是多少,是不是符合正常标准。

也就是说,这个人的人效和工作成果,我们在每个环节都有拆分和数据推演。有了最小化的原子,再逐渐向上叠加,推算出店效,以及更大范围的效率。

为什么要倒着再算一遍呢?

很多人在做预算的时候,从产品整体出发,用的都是估算的平均值,比如为了保证产品利润,会算出一个整体的人员成本,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,才会做具体分配,比如每个人负责干多少活。

但实际执行的时候,这些人真的能像预想的那样,完成对应的销售目标吗?当一轮跑完,才发现并不能。但到了那个时候,要么中途增加人数,要么降低销售预期,但利润率,已经不像最初计划得那么美好了。

所以,拆到原子级,可以方便我们在过程中把控,每个原子一旦跟预期不符合,就可以及时调整,而不是一直等到最后结果发生的那刻,再去揭晓。

再举个例子,提高利润。除了降低成本和费用,还可以提高收入。但一般产品在预估销售收入的时候,也只是根据以往的市场状况,估一个概数。但最后能不能卖到那个数量,也得等到结果快揭晓的时候才知道。但在理想汽车,我们会继续做原子级的拆解。

比如大部分产品都会计算市占率。但在理想汽车,我们不会只算最后的交付市占率,我们会从传播平台的市占率,拆到客流市占率,再拆到线索市占率,一直拆到订单市占率、交付市占率。每一层发现跟预期不相符,我们就可以及时干预,随时调整。

你看,通过这样的方式,我们对经营的利润率,就会有一个非常精准的预估,就不会出现,在过程中才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成本费用。

强硬把控:逼近最佳实践

不过,只是评估精准还不够,在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的所有环节中,还得做好强有力的把控,才能真正保证利润率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强硬的管理手段和精细的数字化体系,都是必不可少的。但在这里,我跟你分享一个理想汽车的经验,可以不断优化你的经营体系。具体怎么做到呢?提炼最佳实践。

拿我们的商业化团队给你举个例子。当我们整个指标体系建立起来以后,我们的商业化团队就会去观察,哪些环节、哪些人的数据最好,我们就会把他们的案例总结起来,变成最佳实践,并分享给其他团队、其他人。

举个例子,我们通过数据系统发现,有个产品专家,电话预约试驾率非常高。他的经验就会被总结成最佳实践。那其他人就可以学习到。他们会把话术打印出来,然后在每句话上标注好重音和语调,贴在电脑上,对着文字提醒来打电话。这样,就不再占用大脑内存,更精准地把控自己的语音、语调和语速,更好地和客户沟通。

说到这,有很多人会问我,如果大家不愿意分享怎么办?毕竟大家心里都会闪过一句话,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。

确实,在这一步,最重要的是要制造域,鼓励大家愿意分享。

在理想汽车,每个层级,我们都要评选金牌、银牌、铜牌,定期会组织分享大会。这种专门做分享的场域中,大家分享的欲望就会更强一些。

通过打造这样的场域,同事们能够提高指标体系中的动作和经验,就会留存下来,变成一个最佳实践案例集,供其他人学习。

理想汽车最佳实践总结的模版示范

一般来说,几个月,最长半年的时间,大部分人的数据,都会接近这个最佳实践的最高值。而这个数据,也会被我们每半年刷新一次,持续优化。

做好取舍:回到用户价值,不刷存在感

不过,虽然优化是无限的,但每个过程中,我们都必须要承认,费用和效率可以优化,但有些成本,是硬成本,是没有办法一点点抠出来的。

那第三步,我就要跟你说说取舍。事实上,这一点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点,所以我放在最后来跟你强调。

在打造产品的时候,很多产品经理,会容易犯一个毛病:这个功能好,这个材料贵,我们要不要加上这个?我告诉你,不要。

虽然理想汽车一直强调要超越用户需求,但是,回到咱们最开始说的,咱们要看用户价值。我常跟公司的同事讲,**如果你用了过度冗余的东西,但并不能创造出实际的产品价值,那只是你在自己刷存在感,**或者说你跟这家供应商关系好,否则没法解释,为什么你要加一个对用户没有明确价值的功能或者零部件上去。

比如说,在理想ONE第二排的顶部,有一个触摸灯。在做理想L系列的时候,就有产品经理提出:“我们要不要改进一下?”

我当时就问:“请问,这个触摸灯有什么问题吗?或者是有用户反馈,觉得它不好?”

产品经理说:“没有。”

“那为什么要改善?这种改善,就是典型的刷存在感。”

所以,但在理想汽车,我们所有的资源投入,永远是围绕真正的用户价值去展开的,那些刷存在感、搞重复建设的地方,我们一律不会去做。

在具体的工作中,**我们会建立一个非常详细的NPS系统,这个系统会详细记录,每一个用户在转推荐和反馈的过程中,感知的功能点。**并且,我们还会赋予权重,我们在研发的过程中,会严格依照这个权重来制定研发计划。

所以,在最后一讲,我还是要再强调一下,做产品,真正盘点下来,其实没有秘密,讲到这里,仍然是回到最基础的:

我们的用户是谁?

你们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?

我们的团队有没有就用户价值达成统一共识?

这些问题没有想清楚,后期在执行的时候,就会持续地堆积成本,产生浪费。这个成本,包含了物料的硬成本,也包含了团队沟通的效率成本。所以,这些问题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,它是贯穿始终的。

小结

好,总结一下,这一讲我们讲了怎么来管控利润率。具体来说,你要注意以下几点:

第一,在做预算预估的时候,要对每一个环节、每一个链条和每一个节点上的人,进行原子级的拆分,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,可以及时发现问题、及时调整。

第二,实际生产过程中,可以通过提取最佳实践的方式,把控生产环节的每个指标,通过最佳实践的共享,让生产链条、销售链条上的每一个人,都能向最佳实践靠拢。

当然,最重要的一步,是做取舍。要紧盯用户价值,千万不要刷存在感,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成本。这里最关键的是,控制好自己的欲望,也管理好自己的安全感。

好,关于利润,我们就先讲到这。

到这,产品从生产到商业化,从单一爆款到复制,我们就讲完了。下一讲,是咱们课程最后一讲,我想跟你分享一下,理想汽车最核心的驱动力,成长。

很多人都会问我一个问题,理想汽车的驱动力是什么?

有的企业是服务驱动的,有的企业是技术驱动的。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理想汽车是产品驱动的,但我自己真实的答案是,我们是一家成长驱动的企业。

其实我认真总结过,产品驱动对于理想汽车来讲,真的只是一个结果。归根结底,还是“成长”两个字,支撑理想汽车做出了过去的理想ONE,以及目前的理想L系列的几款产品;也必将是“成长”两个字,支撑理想汽车去实现未来更有挑战性的目标。

所以,课程的最后一讲,我想再跟你讲一讲,“成长”对于理想汽车做产品的意义。希望能给你创业、做产品,提供一些参考。

16 | 结语:成长才是第一驱动力

很多人都会问我一个问题,理想汽车的驱动力是什么?

有的企业是服务驱动的,有的企业是技术驱动的。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理想汽车是产品驱动的,但我自己真实的答案是,我们是一家成长驱动的企业。

其实我认真总结过,产品驱动对于理想汽车来讲,真的只是一个结果。归根结底,还是“成长”两个字,支撑理想汽车做出了过去的理想ONE,以及目前的理想L系列的几款产品;也必将是“成长”两个字,支撑理想汽车去实现未来更有挑战性的目标。

所以,课程的最后一讲,我想再跟你讲一讲,“成长”对于理想汽车做产品的意义。希望能给你创业、做产品,提供一些参考。

挑战刺激的成长

其实,在很早的时候,我就提炼过理想汽车的组织使命,最后我们定下来的是:掌控自己的命运,挑战成长的极限。这是我从高中时代就最喜欢的一句话,不停地对自己讲。

我自己比较幸运,在高中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东西,我喜欢电脑,喜欢互联网,喜欢汽车,所以我做网站、赚钱,即使不被身边的老师、同学、亲朋好友所理解,我也一直在坚持做自己,因为我明确了自己的使命,就是——掌控自己的命运,挑战成长的极限。这个使命到今天也是一模一样,从未改变。

在做理想汽车的时候,我把这句话也带到了新的团队里,伙伴们也认可,所以我们就那么定了下来。

但是说实话,没有经过生死验证的使命,就不是真正的使命。其中最关键的一个事,是2022年问界M7对理想ONE的冲击,正是在应对这次冲击的过程中,我们真正感受到,成长对于理想汽车不可替代的意义。

我稍微给你还原一下事情的经过。

2022年三季度,华为跟重庆塞力斯汽车合作的问界M7发布。这款车跟理想ONE,在各方面都形成了竞争关系。两辆车都是大6座的SUV,都是增程式动力系统,也都有智能座舱,售价也都是30多万,甚至包括定位,也都是家庭用车。

而且,光竞争也就算了,更麻烦的是,问界M7在动力方面和智能座舱方面,比当时的理想ONE,还要更胜一筹。

问界M7的增程器是1.5T的四缸,理想ONE是1.2T的三缸;华为在智能系统方面十几年的经验积累,也非常有效地体现在了问界M7的智能座舱上,系统的流畅度以及交互的体验,都比当时理想ONE的系统更好。

果不其然,问界M7一出现,就直接把理想ONE“打残”了。我们从来没有遇过这么强的对手,很长一段时间,我们毫无还手之力,甚至直接导致了理想ONE提前几个月停产。我们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,我连觉都睡不着了。

我当时就在想,这只是华为在汽车领域一个小小的发力,为什么面对这么基础的出招,理想汽车就崩溃了?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我们的组织能力,跟华为存在巨大的差距。

怎么缩小这个差距?只有持续地学习、持续地成长。

在2022年9月底,理想汽车的雁栖湖战略会上,我们迅速达成了一个共识:全面学习华为。当时,我们的高管团队每个人都买了大量关于华为的书籍,差不多人均10本。

然后,针对我们自身其他方面的弱点和不足,我们也都找不同领域、不同方向上最强的选手来学习。

比如我们向奔驰、宝马、奥迪来学习如何开4S店,而不是我们当下擅长的商场店,怎么做销售,怎么做管理,怎么降低成本,怎么提高试驾率。我们向比亚迪学习研发能力和产能规划能力。

可以说,过去这一年,是我们最密集输入的一年,也是成长最快的一年。

但是,这也让我继续思考一个问题,怎样让这种成长状态能够维持下去?这才是更重要的问题。

下面我暂时总结了三个基本的方法,肯定还不完善,仅供你参考。

怎样让团队持续成长?

我觉得,要让团队能够持续成长,**第一重要的是,要能在团队中建立起来一种信任文化。**为什么这么讲?

虽然也在汽车行业里打拼了十几年,但我必须承认,8年前的我们,并没有能力去研发好一款车,也没有能力去做智能驾驶,更没有能力去管理好一个工厂,那我怎么带着团队造车?必须要去找那些能力比我强的人。而把这些人找来之后,怎么让大家的能力充分发挥?就必须100%信任,没有其他的选择。

为什么我会有这一点认知?其实源于一个教训。我第一次做泡泡网的时候,就在这方面吃过亏。我当时的想法是“我很专业,我每天可以工作十四五个小时,最好所有人都跟我一样”。当时我并不相信团队,而是觉得自己特别牛。结果有一天,公司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全都离开了。

那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。自那以后,我就知道了什么叫团队,怎么去建立团队。找一堆都比我差的人,还不信任他们,这个团队怎么有前途?反过来,我相信,我必须在不同的领域里,找到比我更优秀、更专业的人,并且信任他们,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,这才是能成大事的基础。

当然,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,光是我一个人信任团队,肯定是不够的。信任,还需要成为一种团队文化。如果我们整个团队,尤其是每一个管理者,都能够信任自己身边的人,那这样的团队,一定可以毫无顾虑地成长,然后去挑战更高的目标。

信任只是一个起点。让团队能够持续成长还需要什么呢?我觉得,第二点是,实事求是,知错就改。

为什么要讲这一点?我想,所有的人都会认可,没有什么事情比拒绝认错,更妨碍一个人、一个组织的成长。

但是,在现实中,不管是基于所谓的面子,还是基于所谓的品牌形象等问题,遇到错误,大多数的个人和公司,都本能地选择回避。

我们是怎么走出这个困局的?最重要的还是,用行动来表明我们对于错误的态度。

在过去的这七八年时间里,有一件事儿我们还是挺自豪的。我们没有因为工作中的新错误惩罚过任何员工,只有重复犯相同的错误,才会被惩罚。

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做?因为我们知道,一旦去惩罚新错误,去降级、去罚款,员工们就会想办法隐藏错误,就会因为怕犯错而减少创新。相反,你不去惩罚,员工反而更大胆地解决问题。

比如,当我们的任何一辆车出现问题的时候,我们的研发工程师、质量工程师、售后工程师,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处理问题,而不是像大部分公司的团队那样,大家先要在一起想办法怎么免责。快速反馈和积极尝试处理问题的做法,给员工自己和理想汽车带来的成长都是巨大的。

我再举一个例子,比如大家看到我们的造型设计,很吸引人,很前卫,但是其实你往前推3个月、推6个月、推9 个月、推一年,你可以看到,我们的造型,在不停地改变,这在很多公司是不能忍受的。

但是我们内部说,这是非常有价值的,之所以能出来最终的完美的效果,就是因为我们前面不停地试错,也愿意为此付出成本。

**不能因为我们吃到第8个包子就吃饱了,而认为前面7个包子没有价值。**每一个包子都是帮我们吃饱的巨大的价值。

所以,我们在内部会承认每一个包子所产生的巨大的价值,从而也可以让团队和员工持续地成长和迭代,以及试错。

最后,让团队持续成长的第三个办法,我认为应该是建立成长的正反馈循环。

我一直相信一个朴素的道理:人都是因为痛苦而改变,因为受益而坚持。

一个人为什么愿意成长?一定也是因为,他从成长中获得了非常好的反馈。

那怎么让团队获得更多的正反馈?别的都是虚的,最重要的,还是通过实战。这里又可以分为进攻的实战,和防守的实战。

比如,进攻的实战,我们主要是针对30万元以上销量最好的奔驰、宝马、奥迪。我们向他们学会了怎么开4S店,把销售成本降到了目前商场店的1/5。我们还向他们学会了在不送新能源牌照的上海如何操盘,在2023年,一个月就把上海的销量提升到2022年送牌照时候的销量峰值。

然后,还把操盘能力复制到北京,让同样不送新能源牌照的北京,2023年一季度销量翻了四倍。

比如,防守的实战,最重要的一战,就是针对问界M7,我们提前停产了理想ONE,提前两个月发布并交付了产品力更强的理想L8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还把从成功企业那里学到的产品研发、上市流程、销售服务、供应制造流程都有效地使用了起来,组织能力肉眼可见地在提升。

当然了,**去实战,一定会有胜有败。但是这些年走下来,我们的心态在慢慢成熟。每一次实战,哪怕失败,都不要紧。唯一要紧的是,通过实战,我们也可以从同行那里学到很多新的知识,这是站在外面看热闹所无法获得的。**对我们来讲,这就是最重要的成长。

小结

好,讲到这里,怎么样让团队持续成长,我就讲完了。

简单总结一下,理想汽车有三条基本的经验:

第一条,建立一种基于信任的团队文化。

第二条,一定要实事求是,知错就改,持续迭代。

第三条,通过实战,建立成长的正反馈循环。

到此为止,我们整门课程也就讲完了。最后我想跟你讲的是,无论是做产品,还是做企业,在启程之前,我们可能都会特别焦虑:我们起点是不是比别人低?资源是不是没别人好?这都是正常的。

但是启程之后,我们就会发现,拉长了时间周期来看,企业的成长速度才决定了一切。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,也是成长速度。这么一想,或许也就没那么焦虑了。我们需要做的,只是持续去挑战成长的极限;能够突破成长的极限,我们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。

我跟理想汽车正在尝试中,也祝你早日成功。

我是李想,再见。